第1行:CGTACG 第2 行:GCATGC 第3行:GCAUGC 第4行:CGUACG 第5行:丙氨酸.半胱氨酸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分)西兰花不仅是营养丰富的蔬菜,更是一种保健蔬菜。在美国《时代》杂志推荐的十大健康食品中名列第四;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把西兰花列为十种超优食物之一。古代西方人还将西兰花推崇为“天赐的良药”和“穷人的医生!”黄瓜更是家喻户晓。
有人说黄瓜和西兰花轮作(即第一季种黄瓜,第二季种西兰花)有利于提高产量,也有人说套种(即在一茬地里两种农作物间行种植)更能提高产量,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农业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从而获得无子黄瓜,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2)黄瓜属于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喷洒黄瓜幼苗可以改变雌花与雄花的比例,由此得出,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假设黄瓜果实长形(A)和短形(a )是一对相对性状,表面有刺(B)对表面光滑(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现用长形表面有刺和短形表面光滑两个纯种品系杂交,希望培育出长形表面光滑品种,可从F2中选择表现型为长形表面光滑的个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逐代剔除不满足性状要求的个体,七八年后可作为纯种推广,这种育种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已证明轮作更有利于提高黄瓜产量,有人从土壤微生物的角度得出,轮作可能改变了土壤的微生物组成,某些微生物可能产生某种物质从而促进了黄瓜的生长发育,也可能是因为微生物自生促进了黄瓜的生长发育,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就此问题设计实验探究其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目的,补充实验步骤
①从栽种过西兰花的土壤中提取土壤浸出液得到微生物并培养,形成菌落保留部分微生物待用,然后去除剩下的微生物得到培养过微生物的培养基待用。
②用水培法培养黄瓜,取___________黄瓜若干分成三组,编号1、2、3.
③第1组只用完全培养液培养,第2组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上述微生物,第3组加入___________
④将三组黄瓜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待黄瓜成熟后摘取,称量。
⑤预测结果:若1,3组相差不大,2组较重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2,3组相差不大,但是明显比1组重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西兰花不仅是营养丰富的蔬菜,更是一种保健蔬菜。在美国《时代》杂志推荐的十大健康食品中名列第四;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把西兰花列为十种超优食物之一。古代西方人还将西兰花推崇为“天赐的良药”和“穷人的医生!”黄瓜更是家喻户晓。

有人说黄瓜和西兰花轮作(即第一季种黄瓜,第二季种西兰花)有利于提高产量,也有人说套种(即在一茬地里两种农作物间行种植)更能提高产量,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农业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从而获得无子黄瓜,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2)黄瓜属于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喷洒黄瓜幼苗可以改变雌花与雄花的比例,由此得出,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假设黄瓜果实长形(A)和短形(a )是一对相对性状,表面有刺(B)对表面光滑(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现用长形表面有刺和短形表面光滑两个纯种品系杂交,希望培育出长形表面光滑品种,可从F2中选择表现型为长形表面光滑的个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逐代剔除不满足性状要求的个体,七八年后可作为纯种推广,这种育种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已证明轮作更有利于提高黄瓜产量,有人从土壤微生物的角度得出,轮作可能改变了土壤的微生物组成,某些微生物可能产生某种物质从而促进了黄瓜的生长发育,也可能是因为微生物自生促进了黄瓜的生长发育,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就此问题设计实验探究其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目的,补充实验步骤

①从栽种过西兰花的土壤中提取土壤浸出液得到微生物并培养,形成菌落保留部分微生物待用,然后去除剩下的微生物得到培养过微生物的培养基待用。

②用水培法培养黄瓜,取___________黄瓜若干分成三组,编号1、2、3.

③第1组只用完全培养液培养,第2组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上述微生物,第3组加入___________

④将三组黄瓜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待黄瓜成熟后摘取,称量。

⑤预测结果:若1,3组相差不大,2组较重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2,3组相差不大,但是明显比1组重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般来说,恶劣天气条件、严重环境污染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是“灾害性”的,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是无关的,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决定种群的数量;而种内斗争、竞争、捕食、寄生、疾病等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情况,是随着种群本身密度而变化的,是密度制约因素决定种群的数量。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种群密度

10

50

100

500

1000

5000

10000

死亡数

5

25

50

250

500

2500

5000

死亡率

50%

50%

50%

50%

50%

50%

50%

死亡数

10

49

98

490

980

4900

9800

死亡率

98%

98%

98%

98%

98%

98%

死亡数

0

1

10

400

900

4900

9950

死亡率

0

2%

10%

80%

90%

98

99.3%

死亡数

10

10

10

10

10

10

10

死亡率

100%

20%

10%

2%

1%

0.2%

0.1%

 

1)当种群数量由少到多时,如果种群密度上升,出生率也上升,死亡率随之降低,可用表格中___________行(坐标中___________条线)表示。

2)在对物种最有利的典型环境中,种群数量会像表格中________行(坐标中______条线)那样变化,是__________制约因素决定种群的数量。在环境条件对物种很不利的环境中,种群数量会像表格中____________行(坐标中________条线)那样变化,是________制约因素决定种群的数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曲线、图表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考查种群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1)由表格可以看出,第4行中种群的死亡率逐渐降低,种群密度上升,它对应于坐标曲线中的D

2)由题干知,物种生存在适宜的典型环境中,由于环境有限,生物间的种内斗争加剧,死亡率会增加,对应于表格中的③和坐标中的A,这属于密度制约因素。当物种生存在非常不利的环境中时,由于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的存在,因此种群的死亡数增加,死亡率可以保持不变,对应表格中①②和坐标中的BC,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一次脊蛙反射实验中看到现象:用0.1%硫酸刺激——侧后肢趾部皮肤,未见明显反应;改用0.5%硫酸刺激同一部位时,引起同侧后肢屈曲;再用1%硫酸刺激该部位,不仅引起同侧后肢更为明显屈曲,而且对侧后肢也出现伸反应。请分析这前后3次实验现象,简答问题:

??(1)与第2次刺激相比,第1次没有见到反应出现,可能是由于________,说明反射的出现要求________才行。

??(2)与第2次刺激相比,第3次出现更大范围的反应,可能是由于________会引起传入冲动增多,因而会在________部位引起更多的________神经元兴奋并把冲动传到________侧的脊髓灰质前角,由于前角________神经元兴奋才使反应更为明显而且范围扩大。

??(3)实验中出现的反射形式均属于________性质的反射,由遗传继承的结构与生理特性决定。这类反射有其特定的适应意义,如屈反射是对________的适应,而对侧伸反射是有利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般来说,恶劣天气条件、严重环境污染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是“灾害性”的,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是无关的,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决定种群的数量;而种内斗争、竞争、捕食、寄生、疾病等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情况,是随着种群本身密度而变化的,是密度制约因素决定种群的数量。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种群密度

10

50

100

500

1000

5000

10000

死亡数

5

25

50

250

500

2500

5000

死亡率

50%

50%

50%

50%

50%

50%

50%

死亡数

10

49

98

490

980

4900

9800

死亡率

98%

98%

98%

98%

98%

98%

死亡数

0

1

10

400

900

4900

9950

死亡率

0

2%

10%

80%

90%

98

99.3%

死亡数

10

10

10

10

10

10

10

死亡率

100%

20%

10%

2%

1%

0.2%

0.1%

 

1)当种群数量由少到多时,如果种群密度上升,出生率也上升,死亡率随之降低,可用表格中___________行(坐标中___________条线)表示。

2)在对物种最有利的典型环境中,种群数量会像表格中________行(坐标中______条线)那样变化,是__________制约因素决定种群的数量。在环境条件对物种很不利的环境中,种群数量会像表格中____________行(坐标中________条线)那样变化,是________制约因素决定种群的数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曲线、图表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考查种群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1)由表格可以看出,第4行中种群的死亡率逐渐降低,种群密度上升,它对应于坐标曲线中的D

2)由题干知,物种生存在适宜的典型环境中,由于环境有限,生物间的种内斗争加剧,死亡率会增加,对应于表格中的③和坐标中的A,这属于密度制约因素。当物种生存在非常不利的环境中时,由于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的存在,因此种群的死亡数增加,死亡率可以保持不变,对应表格中①②和坐标中的BC,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