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假设有甲乙两组酵母菌.分别培养在有足量葡萄糖的广口瓶中.甲组敞开.乙组瓶内抽出空气密封.在消耗等量葡萄糖的情况下.甲组吸收的O2与乙组释放的CO2比例为 A.3:1 B.2:1 C.1:2 D.6:1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结构简单,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理想微生物。下图甲表示酵母菌中线粒体发生的“自噬”现象,图乙是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代谢的角度分析,其现实

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甲可知,线粒体在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会损伤,由线粒体产生的一种外膜蛋白可以引起其发生特异性的“自噬”现象。“自噬”后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

(3)若该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此“损伤”,则在有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对其进行检测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人的精子中线粒体基因发生了突变,这种变异一般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5)某研究小组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对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a.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和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b.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内注入等量且适量的氧气,扎紧气球并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c.两组装置均放入20℃恒温水浴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

d.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刚开始的短时间内,两组装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均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酵母菌是研究细胞呼吸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___________________处与氧结合生成水,水中的氢来自于反应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适宜温度下,在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并密封(如图1),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对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a. 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和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b. 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内注入等量且适量的氧气,扎紧气球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实验装置中。

c. 两组装置均放入20℃恒温水浴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

d.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①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刚开始的短时间内,两组装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均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一段时间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北京宣武一模)(16分)在锥形瓶中加入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液,再接种酵母菌。实验分甲、乙、丙、丁四组,每组又分别分Ⅰ号瓶和Ⅱ号瓶两瓶(如图)。

 

 

 

 

 

 

 

 

 

甲、乙、丙、丁四组瓶中的O2浓度不同,四组CO2初始浓度为零。经过1小时之后,有色液滴发生不同程度的移动。具数据见下表:

组别

Ⅰ号瓶

Ⅱ号瓶

未移动

右移60mm

左移12mm

右移8mm

左移18mm

右移6mm

左移30mm

未移动

回答以下问题:

(1)酵母菌与细菌相比较,前者属于         生物,其基因结构特点为               

(2)培养液中除水和葡萄糖之外,还应该含有的成分有                           等。

(3)每一组实验都设置了Ⅰ号瓶和Ⅱ号瓶,其目的是                         。从实验结果的不同可以判断甲组瓶中的酵母菌只进行                     ,而乙瓶与丙瓶相比,前者比后者                                  

(4)假如能维持各组特定状态,甲组状态下的酵母菌若消耗0.1mol葡萄糖,则会产生CO2        mol,写出丁组中与此实验相关的代谢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金丽衢十二校联考)(24分,每空2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液,再接种酵母菌。实验分甲、乙、丙、丁四组,每组又分别分I号瓶和II号瓶两瓶(如下图):

 

 

 

 

 

 

 

甲、乙、丙、丁四组瓶中的O2浓度不同,四组CO2初始浓度为零.经过1小时之后,有色液滴发生不同程度的移动,具体数据见下表:

 

 

 

 

 

 

 

 

(1)酵母菌与细菌相比较,后者属于___________ 生物,其细胞结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组实验都设置了I号瓶和II号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从实验结果的不同可以判断甲组瓶中的酵母菌只进行_____________,而乙组瓶与丙组瓶相比,前者比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能维持各组特定状态,甲组状态下的酵母菌若消耗0.1mol葡萄糖,则会产生CO2 ________mol,写出丁组中与此实验相关的代谢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a、b两个时间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两种情况):
可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C3的含量______________(填“多”或“少”),乙图如果在A、C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C02量是否一样多。

实验原理:C0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02的产生情况。

(1)实验假设:                                                。

(2)材料用具:新鲜的食用酵母菌、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锥形瓶、直角导管、橡皮塞等。

(3)方法步骤:

① 配制酵母菌培养液: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② 用锥形瓶和其它材料用具组装实验装置如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隙性地依次通过三个锥形瓶(约50分钟)。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小时。

a.甲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O%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b.乙装置中的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可确保无氧呼吸产生的C02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中。

③ 检测C02的产生:甲装置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0℃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乙装置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观察两装置的浑浊程度,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在记录表中。

时间(min)

甲中石灰水

乙中石灰水

O

5

1O

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