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杂交,单倍体,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培育程序: ①亲本杂交得F1 AaBb ②种植F1.自交得 ③种植F2.选矮秆粒多.继续种植 ④在后代中连续选育和种植.直到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矮秆粒多新品种. 单倍体育种培育程序: ①亲本杂交得F1 AaBb ②种植F1.并且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单倍体.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各种单倍体的幼苗.得染色体正常的纯合植株. ④对得到的植株进行选育.即可得到稳定遗传的矮秆粒多新品种. (2)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大多是有害的 (3)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缍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面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4. 下面甲图为牛(2N=60)的一对性染色体简图。①和②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和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等位。在研究中发现,牛的雌雄中均有有角和无角存在。

(1)由题目信息可知,控制牛的有角和无角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                 

(2)乙图为牛的某些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其中肯定不属于Ⅱ2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是                 (填字母代号)。

(3)雄牛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可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            

(4)牛的单倍体基因组应该测定       条染色体。

(5)在一封闭饲养的有角牛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角牛产生的两头仔牛中,有一头无角雌仔牛,且无角牛终生无角。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无角的遗传特性,让无角牛回交(与亲本中的有角雄牛杂交),回交后代雌雄牛中有角和无角均有,且比例接近于1:1。

①科研人员初步判断:该无角牛不是营养不良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该变异最可能是种群中基因突变的结果。请你写出科研人员作出上述两项判断的理由。

(6)牛的毛色有栗色和黑色两种。由细胞核常染色体上基因B和b控制,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一次只能生一头小牛,现提供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农场牛群为实验动物,在一个配种季节从该牛群中随机抽取1头栗色公牛和多头黑色母牛交配,

①如果后代小牛毛色均为栗色。能否根据杂交结果判断其显隐性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同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②如果后代小牛毛色有栗色的,也有黑色的。能否根据杂交结果判断其显隐性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同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面甲图为牛(2N=60)的一对性染色体简图。①和②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和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等位。在研究中发现,牛的雌雄中均有有角和无角存在。

(1)由题目信息可知,控制牛的有角和无角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                

(2)乙图为牛的某些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其中肯定不属于Ⅱ2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是                 (填字母代号)。

(3)雄牛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可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    

(4)牛的单倍体基因组应该测定        条染色体。

(5)在一封闭饲养的有角牛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角牛产生的两头仔牛中,有一头无角雌仔牛,且无角牛终生无角。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无角的遗传特性,让无角牛回交(与亲本中的有角雄牛杂交),回交后代雌雄牛中有角和无角均有,且比例接近于1:1。

科研人员初步判断:①该无角牛不是营养不良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②该变异最可能是种群中基因突变的结果。请你写出科研人员作出上述两项判断的理由。

                                                                          

(6)牛的毛色有栗色和黑色两种。由细胞核常染色体上基因B和b控制,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一次只能生一头小牛,现提供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农场牛群为实验动物,在一个配种季节从该牛群中随机抽取1头栗色公牛和多头黑色母牛交配,

①如果后代小牛毛色均为栗色。能否根据杂交结果判断其显隐性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同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②如果后代小牛毛色有栗色的,也有黑色的。能否根据杂交结果判断其显隐性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同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A.
    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
  2. B.
    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1/4
  3. C.
    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4. D.
    方法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
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1/4
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D.方法二中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
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1/4
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D.方法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