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C ACD ABC ACD AD ACD BCD CD ABC BD 第Ⅱ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仔细观察下列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各图结构中共有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___,A、B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2)A图为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细胞壁与[  ]____________发生分离所致,此时标号⑤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如是把引起50%左右的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称之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下表是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不同作用时间下,记录一个视野中的某植物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数量如下图示(已知视野中共有细胞40个)

 

蔗糖    时间

溶液浓度

15秒

25秒

35秒

45秒

55秒

浓度A

5

9

13

14

14

浓度B

17

19

21

22

22

浓度C

26

28

29

31

31

浓度D

34

35

37

37

37

该表皮细胞液的渗透压(浓度)相当于蔗糖溶液哪一浓度?_________(填编号);

蔗糖溶液作用的最佳时间约为__________左右。

   (3)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怎样获得含32P标记的C图中的生物?

(4)A图所示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后,若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再分化,其增殖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和重现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实验的问题。

(1)在低倍镜及高倍镜下看到以下洋葱根尖细胞图,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主要观察图_处的细胞;图B细胞所在区域称为_区。

(2)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清水、解离液、0.3 g /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B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0.3 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①上述实验中用引流法滴加蔗糖溶液,目的是_

②在A组实验中,显微镜下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_被破坏,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③用B组实验方法测定某种植物叶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分别将8片相同的叶表皮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10分钟后,分别将每一叶片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约20个细胞的视野范围内,对呈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进行计数,所得结果如下表:

蔗糖浓度(mol/dm3)

质壁分离细胞的数目

视野范围内观察到的细胞总数

0.0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

0

0

1

3

16

19

21

22

20

18

20

20

20

19

21

利用上表在答卷纸的坐标中绘出曲线图_,表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

(3)下图为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如果A、B、C三个细胞处于同一浓度的溶液中,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

浓度依次是_。图中标号①指的物质是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每空1分,共10分)甲图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   

(2)小麦在a点时吸收K+是否需要能量        ,向培养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3)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研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乙图,则小麦幼苗吸收K+的方式是         ,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图中      段,d点后K+吸收速率不再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4)如果把小麦的叶肉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细胞壁与___   发生分离所致。如果将该细胞再放入清水中,细胞会出现       现象。

(5)如果把引起50%左右的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称之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下表是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不同作用时间下,记录一个视野中的某植物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数量如下图示(已知视野中共有细胞40个)

蔗糖溶液浓度

15秒

25秒

35秒

45秒

55秒

浓度A

5

9

13

14

14

浓度B

17

19

21

22

22

浓度C

26

28

29

31

31

浓度D

34

35

37

37

37

该表皮细胞液的渗透压(浓度)相当于蔗糖溶液哪一浓度?_________(填编号);蔗糖溶液作用的最佳时间约为__________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东南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历经长期消长之后,某生态学者在该地进行生态调查,得到结果如下表,表内数字为各树种不同年龄级的株数。试回答下列问题。

树龄/年株数树种

1~2

3~4

5~6

7~8

9~10

11~

    12

赤杨

0

0

5

8

12

20

栎树

21

15

10

7

5

4

松树

0

0

0

5

7

11

杜鹃

2

2

3

1

3

3

树龄/年株数树种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赤杨

25

19

14

9

4

栎树

2

0

0

0

0

松树

13

10

5

3

2

杜鹃

4

1

3

2

1

   

    (1)目前此森林中松树种群是属于种群生长曲线A、B、C、D中的哪一时期?   。 

   

    (2)若以大树(年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此森林中最大优势的植物为     。 

    (3)若此森林不受干扰任其自然消长,则再过25年上述四种木本植物中,   将成为此森林的优势植物。 

    (4)上述四种植物中,哪两种是火灾后出现的先驱优势树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在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后,想进一步弄清向光性的表现程度与光照强弱是否有关。

(1)他从互联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获得如下材料:

研究表明,植物的向光性与光照强度有关,其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同学根据图中曲线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

(2)为验证此结论,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生长健壮、长度、大小基本相同的燕麦胚芽鞘60株,随机均分成6组,依次编号为A、B、C、D、E、F。

②将6组胚芽鞘分别种植于6个相同的暗室内,A~E组在距胚芽鞘0.5 m处分别利用功率为30 W,60 W、90 W、120 W、150 W的白炽灯照射,F组不用灯光照射。

③培养10天后,测量每株胚芽鞘的弯曲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向光弯曲为正值,背光弯曲为负值),将数据记录于下表,并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值。

胚芽鞘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A组

6

8

8

7

7

9

8

10

9

8

8

B组

16

15

14

15

15

16

17

14

13

15

15

C组

22

20

21

22

23

23

22

21

22

24

22

D组

22

23

23

25

24

23

23

22

23

22

23

E组

17

17

15

16

17

19

17

18

18

17

17

F组

0

0

0

0

0

0

0

0

0

0

0

 (3)实验分析:

①每组胚芽鞘都为10株的理由是控制________变量,使每组所用胚芽鞘数相同、避免偶然因素造成________的误差等。

②由于白炽灯通电后的热效应,步骤②中因白炽灯的功率不同,已引入一个无关变量,该无关变量是________。为控制该变量,你的建议是_____ 。

③该同学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发现与要验证的结论并不完全吻合,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④该同学在测量时还发现,每组胚芽鞘的总长度(L)表现为LF<LA<LB<LC<LD≈LE。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