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下列关于生长素和乙烯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而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B.生长素和乙烯利的合成都不需要核糖体
C.与乙烯利相比,生长素的化学性质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
D.生长素和乙烯利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8分)根据下图所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分子中有________个肽键,该物质水解时需要______个水分子,该化合物是______肽。
(2)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那么该化合物的分子量应该是________。
(3)该化合物在消化道被消化后的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
(4)合成该化合物的场所是________,控制该化合物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5)某蛋白质含n个氨基酸,有m条肽链组成,该蛋白质含氧原子数至少为________个。
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X、Y可分别代表什么元素?
X是____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____。
(2)A物质包括A1~A5,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为:
①从a分析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A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C1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1→C2的变化称之为_______________,与C2相
比较C1主要存在于细胞________中。
(4)在A1~A5的合成过程中,除了需要核糖体外,________(用A1~A5中字母表示)作为分泌蛋白,一定需要高尔
基体的参与。
(5)与A5有关的C1片段是否只存于胰岛B细胞中?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A5有关的C2片段是否只存在于胰岛B细胞中?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磷是植物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在植物代谢、生长和繁殖中有着重要作用。
(1)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PO43-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吸收后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_等化合物(要求2项)
(2)根据含磷化合物的作用,叶片中磷元素含量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冬小麦和棉花对磷的吸收量
表中数据表明,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因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不同而异。
(4)农民每年都需要施磷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但残余的磷肥成分进入江河湖泊后,常常促使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
(5)研究人员发现,土壤中存在着一类细菌,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含磷化合物溶解转变为植物能吸收的磷酸盐离子。对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并计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天然菌株的溶磷能力,则可以通过___________等方法。
下图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图二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 图一中b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①过程中产生的NADPH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在③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一中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___________,其在细胞中被完全利用至少经过____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
(3) 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5化合物的含量将___________。乙至丙段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II.食虫植物猪笼草的分泌液能将昆虫消化为自己的养料来源,请回答有关问题:
(1) 组成昆虫身体的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分泌液能消化昆虫,说明分泌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
(2) 如果让你设计实验来证明消化液中消化昆虫的物质的本质,你认为其实验原理应为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其分泌液中的某种主要物质由3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则下列关于此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个肽键
C.该蛋白质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
D.合成该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