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从实验室取出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1mol Zn与足量该硫酸反应产生 g的 气体. (3)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到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大于 “小于 “等于 )9.2 mol/L.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按不同要求制取氮气:
①加热NaNO2(一种致癌物质,有毒)与NH4Cl的混合物浓溶液制取N2
②将空气通过灼热的活性铜粉制得较纯净的N2
③加热条件下用NH3还原CuO得纯净的N2和活性铜粉.
如图所示,给出了按上述途径制取N2可供选择的几种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途径①制取N2时,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F
F
(填装置代码)做发生装置.
(2)若只需较纯净的N2,有同学建议把②和③两条途径协同使用,这样做的好处是
铜和氧化铜可循环使用,节省试剂(或避免使用有毒物质而造成污染)
铜和氧化铜可循环使用,节省试剂(或避免使用有毒物质而造成污染)

(3)按途径③制取N2时,若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所需的上述装置是:A→C→B→D.在A装置中所需要的试剂是
浓氨水
浓氨水
生石灰
生石灰
.(写试剂名称)
①甲同学:为通过实验现象验证C处有水产生,必须在C装置前后都连接E装置,其中填充的固体药品按前后顺序分别为
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
.(写试剂名称)
②乙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黑色固体完全变红,质疑此时红色固体可能含Cu2O.通过查阅资料知:Cu2O+2H+=Cu2++Cu+H2O.依据信息,请设计实验证明C处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
取样加入稀硫酸后溶液呈蓝色,即证明含Cu2O
取样加入稀硫酸后溶液呈蓝色,即证明含Cu2O

③丙同学:实验时充分加热,至C装置硬质玻管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收集的N2体积为a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硬质玻管质量减轻了b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16a
22.4b
16a
22.4b
(此空记3分).
(4)目前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氨经一系列反应可制得硝酸.在以上各步反应中,按要求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氮元素只发生还原反应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②氮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3NO2+H2O=2HNO3+NO
3NO2+H2O=2HNO3+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有一瓶Na2SO3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SO4、BaCl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通过下列实验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及Na2SO3的质量分数.
精英家教网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振荡,未见沉淀生成;
②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无紫色;
③用右图所示仪器进行合理组装,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SO2在硫酸中的溶解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流从左到右方向,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
 
 
 
 
接B.
(2)利用所组装置,由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10mL水,将排入量筒中
 
mL液体.
(3)液体X是
 
,其作用是
 

(4)Y的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溶于水,下列所给试剂符合要求的是
 

A.苯B.四氯化碳C.酒精D.汽油
若称取样品3.00g,加入10.0mol/L的硫酸至过量(共5mL),产生无色气体,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229mL(标准状况).
(5)对获得准确的气体体积无益的操作有
 
(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连通乙、丁的导管要预先注满水;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相平;
④恢复到室温后再上下调整量筒位置,使乙、丁两液面相平;
⑤在甲装置胶塞上再连接一个导管,通入N2将系统中SO2全部排出.
(6)向逸出气体后的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沉淀13.98g.根据实验所得现象及数据,可知: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
 
,含有的杂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分)实验室有一瓶Na2SO3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SO4、BaCl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通过下列实验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及Na2SO3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振荡,未见沉淀生成:

②通过元素分析仪器的检测,得知该样品中不含K元素;

③用下图所示仪器进行合理组装,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SO2在硫酸中的溶解忽略不计)

(1)按气流从左到右方向,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____,             接B。

(2)利用所组装置,由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l0mL水,理论上将排入量筒中   mL液体。

(3)液体X是      ,其作用是                      

(4)Y的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溶于水,下列历给试剂符合要求的是____(填序号)。

    A.甲苯    B.四氯化碳    C.酒精    D.浓硫酸

    若称取样品3.00g,加入10.0mol/L的硫酸至过量(共5mL),产生无色气体,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229mL(已折算成标准下的状况)。根据此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5)对实验获得准确的气体体积无益的操作有   (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实验结束后,将连通ZJ、丁的导管中的水也引入量筒;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相切点水平;

            ④恢复到室温后再上下调整量筒位置,使乙、丁两液面相平;

            ⑤在甲装置胶塞上再连接一个导管,通入N2将系统中SO2全部排出。

   (6)向充分逸出气体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3.98g。根据实验所得现象及数据,可知: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            ,含有的杂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分)实验室有一瓶Na2SO3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SO4、BaCl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通过下列实验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及Na2SO3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振荡,未见沉淀生成:
②通过元素分析仪器的检测,得知该样品中不含K元素;
③用下图所示仪器进行合理组装,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SO2在硫酸中的溶解忽略不计)

(1)按气流从左到右方向,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____,          接B。
(2)利用所组装置,由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l0mL水,理论上将排入量筒中   mL液体。
(3)液体X是      ,其作用是                      
(4)Y的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溶于水,下列历给试剂符合要求的是____(填序号)。
A.甲苯    B.四氯化碳    C.酒精    D.浓硫酸
若称取样品3.00g,加入10.0mol/L的硫酸至过量(共5mL),产生无色气体,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229mL(已折算成标准下的状况)。根据此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5)对实验获得准确的气体体积无益的操作有   (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实验结束后,将连通ZJ、丁的导管中的水也引入量筒;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相切点水平;
④恢复到室温后再上下调整量筒位置,使乙、丁两液面相平;
⑤在甲装置胶塞上再连接一个导管,通入N2将系统中SO2全部排出。
(6)向充分逸出气体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3.98g。根据实验所得现象及数据,可知: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           ,含有的杂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分)实验室有一瓶Na2SO3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SO4、BaCl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通过下列实验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及Na2SO3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振荡,未见沉淀生成:

②通过元素分析仪器的检测,得知该样品中不含K元素;

③用下图所示仪器进行合理组装,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SO2在硫酸中的溶解忽略不计)

(1)按气流从左到右方向,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____,             接B。

(2)利用所组装置,由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l0mL水,理论上将排入量筒中    mL液体。

(3)液体X是       ,其作用是                      

(4)Y的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溶于水,下列历给试剂符合要求的是____(填序号)。

    A.甲苯    B.四氯化碳    C.酒精    D.浓硫酸

    若称取样品3.00g,加入10.0mol/L的硫酸至过量(共5mL),产生无色气体,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229mL(已折算成标准下的状况)。根据此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5)对实验获得准确的气体体积无益的操作有    (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实验结束后,将连通ZJ、丁的导管中的水也引入量筒;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相切点水平;

             ④恢复到室温后再上下调整量筒位置,使乙、丁两液面相平;

             ⑤在甲装置胶塞上再连接一个导管,通入N2将系统中SO2全部排出。

   (6)向充分逸出气体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3.98g。根据实验所得现象及数据,可知: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            ,含有的杂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