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分)右图是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请据图回答:
(1)该方案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请你给予补充纠正 。
(2) 图中②为 过程,目的是使得到的细胞具有 特性。
(3)图中③表示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目的是 。
(4) 图中④的细胞培养,目的是 ,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还要加入 。杂交瘤细胞从培养液中吸收无机盐、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 。
(5)破伤风杆菌抗体最终可从 中提取。
(6)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 和 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前者常用的诱导剂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可用 。
(7)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离散开,以利于细胞融合,可用 处理离体组织细胞使之分散开。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M期),右图为某种生物细胞周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某种化学物质能使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在加入这种化学物质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这种生物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 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h。
(2)如果用低温诱导茎尖分生区细胞,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能否达到100%?______,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洋葱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约为12h。某同学利用洋葱根尖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得到了如下结果。
细胞周期 | 样本1 | 样本2 | 总数 | |
间期 | 42 | 43 | 85 | |
分 裂 期 | 前期 | 4 | 3 | 7 |
中期 | 1 | 0 | 1 | |
后期 | 1 | 1 | 2 | |
末期 | 2 | 3 | 5 | |
计数细胞的总数 | 100 |
上述样本1和样本2表示 ,间期为 h。
(4)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装片时,判断某细胞是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非有丝分裂后期的依据是 。
(7分)随着技术的发展,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如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工艺中(如下图),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水解过程中就应用了固定化纤维素酶,使玉米秸秆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某工厂技术人员拟在糠液发酵生成酒精的流程中使用固定化酵母菌。
(1)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水解过程一般不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原因是 。
(2)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氯化钙的作用是 ,若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 。
(3)技术人员在试验中,将活化的鲜酵母换成相当量的酵母菌凝胶珠(质量优良),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结果发现,酒精生产时间延长,产量降低。技术人员分析后认为,由于固定化细胞在存在状态上与游离的细胞不同,其最适pH可能发生了变化。某同学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最适pH是否改变的实验探究,实验设计思路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用具:烧杯、右图装置若干套、活化的鲜酵母液、同种酵母菌制成的凝胶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液、配制好的pH分别为4、5、6、7、8的缓冲液。
①取右图装置5套,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液,编号A、B、C、D、E;
②调节各锥形瓶中葡萄糖液pH分别为4、5、6、7、8;
③各锥形瓶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凝胶珠;
④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各瓶红色液滴移动距离。
上述设计的实验步骤存在着两处明显的问题,请指出并改正:
按改正后的实验步骤,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I (7分)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否可以去掉②号试管?_______。请说明理由: 。
(2)①号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 。
(3)该实验中需要等到煮沸的葡萄糖液冷却后才能加酵母菌,原因是 。
(4)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气泡释放速率的变化? 。
(5)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做哪些改动? 。
II(4分)第二组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设为装置Ⅱ,橡皮塞上的弯
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1)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
(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
(2)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① |
② 不移动 |
只进行需氧呼吸 |
2 |
③ 不移动 |
④ |
只进行厌氧呼吸 |
3 |
⑤ |
⑥ 向右移动 |
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 |
(7分)随着技术的发展,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如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工艺中(如下图),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水解过程中就应用了固定化纤维素酶,使玉米秸秆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某工厂技术人员拟在糠液发酵生成酒精的流程中使用固定化酵母菌。
(1)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水解过程一般不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原因是 。
(2)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氯化钙的作用是 ,若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 。
(3)技术人员在试验中,将活化的鲜酵母换成相当量的酵母菌凝胶珠(质量优良),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结果发现,酒精生产时间延长,产量降低。技术人员分析后认为,由于固定化细胞在存在状态上与游离的细胞不同,其最适pH可能发生了变化。某同学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最适pH是否改变的实验探究,实验设计思路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用具:烧杯、右图装置若干套、活化的鲜酵母液、同种酵母菌制成的凝胶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液、配制好的pH分别为4、5、6、7、8的缓冲液。
①取右图装置5套,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液,编号A、B、C、D、E;
②调节各锥形瓶中葡萄糖液pH分别为4、5、6、7、8;
③各锥形瓶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凝胶珠;
④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各瓶红色液滴移动距离。
上述设计的实验步骤存在着两处明显的问题,请指出并改正:
按改正后的实验步骤,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