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表乙是对甲图中群落各组成部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丙、丁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A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若甲图中“→”仅表示CO2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
(2)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X、Y、Z分别代表甲图中的A、B、C
B. 该生态系统中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约为24.3%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8.707×102kJ /(m2·a)
D.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会增加
(3)丙图表示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 ,使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丁图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 ,从而大大提高了 。
下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乙是对甲图群落中某一食物链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A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若甲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
(2)乙图中牛属于 营养级,如果对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的种群特征是 。该图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 __关系,使其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丙图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_____________。
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表乙是对甲图中群落各组成部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丙、丁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A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若甲图中“→”仅表示CO2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
(2)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X、Y、Z分别代表甲图中的A、B、C
B. 该生态系统中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约为24.3%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8.707×102kJ /(m2·a)
D.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会增加
(3)丙图表示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 ,使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丁图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 ,从而大大提高了 。
(10分)下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表乙是对甲图中群落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丙、丁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若甲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____。
(3)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 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 ,其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单选) 。
A.、
、
分别代表甲图中的A、B、C且构成一条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中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较高,约为24.3%
C.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8.707×104 KJ
D.由于该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会变化
(5)丙图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____关系,使其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6)丁图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大大提高了___________ ___。
下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乙是对甲图群落中某一食物链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A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若甲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
(2)乙图中牛属于 营养级,如果对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的种群特征是 。该图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 __关系,使其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丙图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