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动植物遗体中的含氮有机物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B是蓝藻,哪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阻抑了该系统的水华现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用标号答)。
(3)培养完成⑦过程的微生物时,所需的碳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的循环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放回大气中。
(6)若C是一个种群,用种群密度标记调查法调查其数量。经调查,第一次捕获60个,作上标记,第二次捕获20个,其中有标记的4个,如果该种群平均每个个体重4kg则最少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可维持生态平衡。
(7)图中哪个标号所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长期大于输出,则你认为该标号所示的内容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氮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动植物遗体中的含氮有机物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B是蓝藻,哪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阻抑了该系统的水华现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用标号答)。
(3)培养完成⑦过程的微生物时,所需的碳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的循环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放回大气中。
(6)若C是一个种群,用种群密度标记调查法调查其数量。经调查,第一次捕获60个,作上标记,第二次捕获20个,其中有标记的4个,如果该种群平均每个个体重4kg则最少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可维持生态平衡。
(7)图中哪个标号所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长期大于输出,则你认为该标号所示的内容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重要的枢纽和核心作用,它是生态平衡的主体。
从结构上看,世界上90%以上的陆生植物生存于森林之中,森林在高度上的优势,形成了森林群体的多层结构和林内生态环境的梯度变化。给各种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宿条件,使生物很少由于食物的缺乏而种群灭绝,也很少由于天敌的死亡,而造成大量滋生。形成相对稳定的食物链,有利于不同类型的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内稳定地生存。
由于森林具有蓄水、蓄能、蒸腾等作用,一般在林区气温低、云雨多、空气洁净,日照中紫外线强、瀑布喷泉、雷电和闪电,使林区空气“电离”形成大量负离子(林区1cm3空气中有负离子2000个,城市居室中仅有40个)。不同的树种还有不同的作用。如1hm2松柏林一昼夜内能分泌30kg杀菌素,能杀死结核、白喉、痢疾等病菌。
材料二:森林还是巨大的制氧机,通过叶绿体光合作用,1hm2森林在阳光作用下,每天可以吸收大约1000kg的CO2,产生730 kg的O2,足够1000个成年人1d的需氧量,全球植物每年估计要吸收千亿多吨人类排出的CO2,可产生O2近千亿吨。其中由森林产生的O2占一半以上,因此,森林可称为地球的“肺”。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森林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起来,估计全球森林产生的有机物为2.83×109t,占陆地生产有机物总量的53.4%。
材料三:森林能吸收SO2、HF、Cl2、NO2、NH3、O3及有机物等有害气候。如1hm2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20kg的SO2;一条高15m的法国梧桐林带,可使SO2通过后的浓度降低25%~75%,40m宽的刺槐林可使HF气体通过后的浓度降低50%,而1hm2银桦每年可吸收氯气35kg;1hm2蓝桉1a可吸收Cl2 32.5kg。森林对光化学烟雾也具有很强的防污染能力。森林对粉尘和风沙也具有很强的防尘能力。如森林比裸露地面的吸尘能力大75倍。松树的阻挡灰尘率为2.32%,杨树为12.8%。而1hm2山毛榉的阻尘量可达68t。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
[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
[ ]
A.能量输入 B.能量输出
C.能量流动 D.能量交换
(3)影响森林群体的多层结构和林内生态环境梯度变化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
A.温度 B.空气 C.阳光 D.水分
(4)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制氧机,它的氧气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的
[ ]
A.水的光解 B.ATP的形成
C.CO2 D.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5)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至少应达到
[ ]
A.15%以上 B.20%以上
C.30%以上 D.40%以上
(6)森林对粉尘和风沙有很强的防尘能力,下列哪一项不是它的主要原因
[ ]
A.枝叶茂盛,能减小风速,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沉降地面
B.植物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多生有茸毛
C.能分泌油脂和粘性物质
D.叶子表面生有大量的气孔
(7)目前地球气温普遍上升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
A.CO2能放出能量,使温度升高
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释放CO2可促进光合作用
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
D.CO2可使太阳光辐射到宇宙中去的能量减少
下面是有关大西北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1)从生态学角度思考,_________资源不足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重要非生物的因素。
(2)该地区高寒、低温、植物生长周期短,植株矮小,群落结构_________,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生态平衡易遭破坏。
(3)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以下是一组关于森林的问题:
①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_________。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②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作_________。
A.能量输入 B.能量输出
C.能量流动 D.能量交换
③影响森林群落的多层结构和林内生态环境梯度变化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_。
A.温度 B.空气
C.阳光 D.水分
④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制氧机,它的氧气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____。
A.水的光解 B.ATP的形成
C.CO2 D.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⑤森林对粉尘和风沙有很强的防尘能力,下列哪一项不是它的主要原因_________。
A.枝叶茂盛,能减小风速,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沉降到地面
B.植物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多生有茸毛
C.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
D.叶子表面生有大量的气孔
(4)“西部大开发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条件,着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按这一要求,请你选择一个地区,就其气候,谈谈设想。(A、B任选一题,两题都答,以A题为准)
A.这里是一片河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不受台风影响,亦无寒潮侵袭,常年花开果熟,茂密的森林中有象群出没,孔雀啼鸣,金丝猴追逐,居民住宅——高脚竹楼掩映在绿树花丛之中。
B.这里是一块高山环抱的盆地,盆地中有丰富的盐碱资源,有煤炭、石油、铅锌矿等多种矿产。经过以往的开发,已有公路、铁路和外界联系,工矿企业逐步诞生,一些新城镇正在崛起。
(1)从生态学角度思考,__________资源不足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重要非生物的因素。
(2)该地区高寒、低温、植物生长周期短,植株矮小,群落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_,生态平衡易遭破坏。
(3)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以下是一组关于森林的问题:
①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②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___________。
A.能量输入 B.能量输出
C.能量流动 D.能量交换
③影响森林群落的多层结构和林内生态环境梯度变化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_。
A.温度 B.空气
C.阳光 D.水分
④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制氧机,它的氧气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
A.水的光解 B.ATP的形成
C.CO2 D.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⑤森林对粉尘和风沙有很强的防护能力,下列哪一项不是它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
A.枝叶茂盛,能减小风速,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沉降地面
B.植物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多生有茸毛
C.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
D.叶子表面生有大量的气孔
(4)“西部大开发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条件,着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按这一要求,请你选择一个地区,就其发展,谈谈设想。(A、B任选一题,两题都答,以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