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研究小组利用样方法对校园中三个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示:

1.图2为群落1中物种数量与样方面积之间的关系,则正确的取样面积应为           

2.A、B、C、D之间的形态差异属于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3.请比较三个个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低(大小),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甲和己同属一个营养级,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B、在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可能如图2中的曲线X

C、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乙的数量变化,则c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1时刻,此时乙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若图4示戊的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则调查戊的物种数选取的最合适样方面积是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编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量与田鼠的比例关系为             

(5)该研究机构还对这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了取样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样   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群密度(株/m2

3

7

15

2

4

9

8

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种群密度为6.5株/m2      

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D.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龙眠画罗汉记

李龙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灭①,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②坏纸,仅见腰足。一人戴笠携杖,衣袂③翩然,若将渡而无意者。一人凝立无望,开口自语。一人跽④左足,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缠结⑤状,双屦脱置足旁,回顾微哂⑥。一人坐岸上,以手踞地⑦,伸足入水,如测浅深者。

方渡者九人:一人以手揭衣,一人左手策杖⑧,目皆下视,口呿⑨不合。一人脱衣,又手捧之而承以首⑩。一人前其杖,回首视捧衣者。两童子首发鬅鬙 ⑾,共舁⑿一人以渡。所舁者长眉覆颊,面怪伟如秋潭老蛟。一人仰面视长眉者。一人貌亦老苍,伛偻策杖⒀,去岸无几,若幸其将至者。一人附童子背,童子瞪目闭口,以手反负之,若重不能胜者。一人貌老过于伛偻者,右足登岸,左足在水,若起未能。而已渡者一人,捉其右臂,作势起之;老者努其喙 ⒁,缬纹⒂皆见。又一人已渡者,双足尚跣⒃,出其履将纳之,而仰视石壁,以一指探鼻孔,轩渠⒄自得。

按罗汉于佛氏为得道⒅之称,后世所传高僧,犹云锡飞杯渡⒆。而为渡江,艰辛乃尔,殊可怪也。推画者之意,岂以佛氏之作止⒇语默皆与人同,而世之学佛者徒求卓(21)诡变幻、可喜可愕之迹,故为此图以警发之与(22)?昔人谓太清楼所藏吕真人画像俨若孔、老(23),与他画师作轻扬状者不同(24),当即此意。

(选自明·黄淳耀《陶庵文集》)

【注释】

①漫灭:磨灭看不清。②值:遇到。③袂(mèi):衣袖。④跽(jì)两膝跪着,上身挺直。⑤缠结:捆绑。⑥哂(shěn):微笑。⑦踞:倚。⑧策杖:扶着拐杖。⑨呿(qū):张口。⑩承以首:顶在头上。⑾鬅鬙(péng sēng)头发蓬松。⑿舁(yú):抬。⒀伛偻(yǔ lǚ):驼背。⒁努其喙(huì):努:撅。喙:嘴。⒂缬(xié)纹:(嘴上的)绉纹。⒃跣(xiǎn):光脚。⒄轩渠:愉快、畅适的样子。⒅佛氏为得道:佛氏:佛家。得道:修炼成功。⒆锡飞杯渡锡:锡杖。僧人所用。锡飞:跨着锡杖飞行。杯渡:乘着木杯渡河。锡飞杯渡都是古代关于高僧的传说。⒇作止语默:动作、休息、说话、沉默。(21)卓诡:高超奇异。(22)警发与:告诫诱导。与:通“欲”。(23)太清楼:北宋真宗藏书画处。吕真人:吕洞宾。相传为八仙之一。俨若:很像。孔:孔子。老:老子。(24)轻扬:超脱尘世的样子。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坏纸

(2)回顾微哂

(3)以手反负之,若重不能胜者

(4)双足尚跣,出其履将纳之

(5)艰辛乃尔

(6)殊可怪也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李龙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灭,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2)推画者之意,岂以佛氏之作止语默皆与人同,而世之学佛者徒求卓诡变幻、可喜可愕之迹,故为此图以警发之与?

“方渡者九人”,根据文字,揣度第二、九人的心理。

根据最后一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得道者都能“锡飞杯渡”。

B.得道者渡江艰辛,特别奇怪。

C.学佛追求变幻,可喜可愕之迹象。

D.学佛在于修炼,就像人间圣人需修炼一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的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补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