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验结果分析首先要弄清题目的目的是“验证型的 还是“探究型的 .如果是“验证型的 实验.则要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得出应有的实验结果和推出相应的结论.(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若是“探究型的 实验.则要根据原理.目的.预测出可能的结果和推出相应的结论(此时一般有几个不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验证性实验: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 1.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顺利生根.一技术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来看.为促进枝条生根如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 ( ) A.3mg/mL B.6mg/mL C.9mg/mL D.4.5mg/mL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9湖北三校三月联考)(5分)大气污染物可普遍引起植物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并认为这是植物受环境胁迫的一种生理反应和细胞结构及功能受损的表现。酸雨胁迫对植物脯氨酸的变化和危害的关系如何呢?某生物学习小组在老师协助下,制定了课题进行研究,并进行下述实验过程。

一、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的供试植物为钟萼木科的伯乐树、苏木科的翅荚木、楝科的香椿、蝶形花科的刺槐。种子首先进行消毒与育苗,当苗木生长到一定高度后,选取生长好和长势相近的苗木移至适宜的培养钵或木箱中栽培,按常规盆栽方法管理,经20天左右的缓苗期,分别用pH=5、pH=3、pH=2的硫酸型人工模拟酸雨进行喷洒处理,每三天喷洒1次,每次以喷湿为准,每次喷洒量约为500 mL,重复7~9次。每次喷洒前观察和调查植株生长和受害情况,并分别收集和统计落叶,对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

二、实验结果:

1.叶片脯氨酸的含量变化随酸雨pH下降而递增,酸雨pH越低,脯氨酸增加的幅度越大。当pH为2时,伯乐树、翅荚木、香椿、刺槐的增加幅度分别为131.4%、126.1%、124.5%和99.1%。

2.根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叶相反,随酸雨pH下降而递减,当pH为2时,其减少幅度在3%~8%之间。

三、分析并回答:

(1)该实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性或验证性)。

(2)从实验结果看,该实验方案中还应增设pH=________________左右的对照组,与其他三组同时喷洒处理。

(3)若要得出叶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危害的关系,实验中还应增加叶的危害程度这一指标,叶的危害程度可以用叶的某些方面特征的变化作为指标,试写出其中一项指标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①叶片脯氨酸随酸雨pH下降而递增,根系则相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同植物的叶中,脯氨酸增幅的比例不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植物的种子都有一定的寿命,在低温、低湿、低氧的环境下可适当延长种子的贮藏时间。种子要安全贮藏,首先应晒干。问题是:种子贮藏时,种子的含水量是否越低越好呢?现从贮藏期一年为标准设计实验证明之。

(一)材料用品:含水量分别为1%、5%、9%、13%、17%的水稻种子各100颗,恒温箱五个,培养皿、纱布若干

(二)实验步骤:

Ⅰ.将五份种子分别置于五个恒温箱中(20℃)保藏一年,期间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保存期满后,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测定五份种子的发芽率,结果如下:

含水量

1%

5%

9%

13%

17%

发芽率

0

30%

95%

88%

0

(三)实验结果分析

(1)含水量为1%的水稻种子发芽率为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水量为17%的水稻种子发芽率为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科学研究是探索自然、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的手段。研究性学习是培养我们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会科学研究初步方法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2002年冬天;“非典“(SARS)袭来,给全国人民以严峻的考验。科学工作者迎难而上,最终战胜了“非典”。这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生动事例,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后,就如何发现病原体这一专题组织了一节交流讨论课。请你加入到讨论中来,共同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师:引起“非典”的病原体可能很多,如细菌、衣原体、病毒等,科学家在寻找病原体的研究中应用了什么方法?

    生:应用了病原体分离、分类鉴定和动物(如猴子)实验等方法。

    师:这是一种新的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假设从患者体内找到了衣原体,就能肯定它是病原体吗?为什么?

(1)请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若排除了衣原体。怎么确定是由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呢?

    生:首先要把两者分离,将带有这两种病原体的材料制成溶液,用细菌过滤器过滤(病毒可以过,而细菌不能过),再通过进一步处理即可。

    师:将细菌和病毒分离后,下一步怎样做?

(2)请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对结果如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实验证明了病原体是病毒后,要用到何种仪器才能看到其真面目?

(3)请回答:__________。

师:冠状病毒的种类很多,进行鉴定所用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

(4)请你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靠科学,终于发现了新型的冠状病毒。接着,老师对这节探究讨论课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科学家正在进一步对药物的开发、病毒的来源和疫苗等进行研究,新的成果将会陆续出现,造福人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利用所学知识回答I,II两题

    I.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等。

    (1)用32P标记的一个亲代噬菌体感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繁殖n代后,含32 P的噬菌体占所有噬菌体的比例是                                                  

    (2)有光条件下,用14C标记的CO2进人玉米叶肉细胞后,首先在              中发生反应,在该结构中最先形成的含14C的产物是____________。通过此项研究可知,玉米叶片形成淀粉的场所是                                     

    (3)用3H标记的氨基酸研究豚鼠胰腺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时,含放射性的物质将依次出现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中,然后经细胞膜分泌出细胞外。以上生物膜在__________上紧密联系,协调配合,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Ⅱ.低温和高温会导致植物细胞的伤害,为了探究高温和低温对小麦的伤害,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原理:

        当植物组织受到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等的影响时,常能伤害细胞的结构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大,结果细胞内含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各种杂质以及温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从而带来实验误差),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抗逆性愈弱。

    (2)实验材料:小麦幼苗

    (3)仪器与药品: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

    (4)分析变量:

      自变量:                                                           。 

      因变量: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小麦幼苗30株,去除残留胚乳,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

      第二步:取三只小烧杯,分别加人20mL燕馏水,编号为1、2、3号;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40分钟后取出,并去除小烧杯中的幼苗,使小烧杯中的溶液恢复至室温;

      第六步:用电导仪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6)回答问题:

      ①实验的第一步中要去除残留胚乳,并用蒸馏水冲洗的目的是_______。

      ②空气中的CO2会溶解于蒸馏水中,从而给实验带来误差。在你设计的实验中,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你的做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植物的种子都有一定的寿命,在低温、低湿、低氧的环境下可适当延长种子的贮藏时间。种子要安全贮藏,首先应晒干。问题是:种子贮藏时,种子的含水量是否越低越好呢?现从贮藏期一年为标准设计实验证明之。
(一)材料用品:含水量分别为1%、5%、9%、13%、17%的水稻种子各100颗,恒温箱五个,培养皿、纱布若干
(二)实验步骤:
Ⅰ.将五份种子分别置于五个恒温箱中(20℃)保藏一年,期间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保存期满后,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测定五份种子的发芽率,结果如下:

含水量
1%
5%
9%
13%
17%
发芽率
0
30%
95%
88%
0
(三)实验结果分析
(1)含水量为1%的水稻种子发芽率为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水量为17%的水稻种子发芽率为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