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较经济的利用生产者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应选择哪项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 A.蔬菜.鸡蛋 B.蔬菜.小麦 C.小麦.草鱼 D.猪肉.鸡蛋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万众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搭乘两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7日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飞行任务顺利返回,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新的辉煌。

  随“神舟”六号太空旅行的种苗中,最受关注的是柴油树试管苗。柴油树种子含有的“柴油”是柴油树细胞的代谢产物,若运用植物组织培养就有可能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

(1)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想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应将柴油树细胞培养到:________。

(3)两组水平放置于太空舱中的柴油树幼苗,一组分别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其幼根和芽尖的一侧,另一组黑暗处理。请你据此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实验假设、实验原理,并预期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但是胰岛素被注射入人体后,会堆积在皮下,要经过较长的时间长才能进入血液,而进入血液的胰岛素又容易分解,因此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如下图是用蛋白质工程设计的速效胰岛素的生产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构建新的蛋白质模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图中构建新的胰岛素模型的主要依据是___     __ 

(2)为了用蛋白质工程设计速效胰岛素,在已知速效胰岛素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推测出的速效胰岛素的_____ 序列,据此可利用 ____ 方法合成目的基因。

(3)获得速效胰岛素的基因还可用             、        方法。

(4)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之处于一种能吸收环境中DNA的生理状态,该状态细胞称作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         

(5)若将含有新的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在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

(1)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包埋材料是________,使用了下图中方法[ ]________(填出号码及名称)。

(3)制作固定化酵母菌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__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a是固定化酵母细胞,b是反应柱。①从上端漏斗中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要想得到较多的酒精,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________(打开或关闭)活塞1和________(打开或关闭)活塞2。

③为使该实验中所用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利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④装置中的长导管起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在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
(1)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包埋材料是________,使用了下图中方法[ ]________(填出号码及名称)。

(3)制作固定化酵母菌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__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a是固定化酵母细胞,b是反应柱。①从上端漏斗中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要想得到较多的酒精,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________(打开或关闭)活塞1和________(打开或关闭)活塞2。
③为使该实验中所用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利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④装置中的长导管起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993年,生物学家利用太空搭载的常规水稻种子做“太空条件下植物突变类型”的课题研究。当年,科学家将这些遨游太空后的种子播种后长出2000多株禾苗,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在此后15年的种植培养过程中,这株水稻的后代发生了变异,有糯化早熟型、长粒型、高粗秆大穗型、小粒型、大粒型等十多个品种,有的植株高达1.8米左右。

(l)实验结果表明该变异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

(2)通过太空搭载获得新的水稻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与之相比,传统杂交育种的时间较长,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0多株禾苗中,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而其后代发生变异形成了十多个品种,说明突变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4)变异的水稻中,植株过高的品种不会成为理想的育种对象。但是在能源匮乏的今天这种水稻的秸秆也许会成为制备“生物能源”的材料。在“秸秆乙醇”生产中主要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首先要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