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图9为健康人体血液中某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其在血液中的浓度为80 mg/dL-120 mg/dL 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中有关物质的消化吸收 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致使BC段显著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不断分解.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人血液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分)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表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中甲代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运输,才能到达肝细胞等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2)健康人在饥饿时,图中的胰岛细胞分泌的        ___通过血液作用于受体肝细胞,促使肝细胞中            ,从而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仍保持相对稳定。

(3)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浓度为3.9-6.1mmol/L。经多次检测,某空腹时血糖浓度均高于9.8mmol/L,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______。

(4)与胰高血糖素合成和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线粒体。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近期在欧美国家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该病毒对热、消毒剂敏感,而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大。其分子特性为多节段的RNA病毒,由8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10种蛋白质。下图示其活动周期,A~D表示物质,①~⑦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该病毒由___________外壳(衣壳)和__________组成。被膜并不是病毒实际的组成成分,但其中含有病毒融合蛋白,它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时起关键作用。

(2)病毒在过程_____(填图中序号)侵入动物细胞。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的原因__________。

(3)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

(4)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预防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

A.疫苗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5)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健康人在一段时间内也可能多次感染甲型H1N1流感,其免疫学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识别抗原。

(6)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主要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    不同。

(7)对人的免疫系统来说,疫苗属于   物质,进入机体后可以引起   反应,产生相应抗体。

(8)目前,世卫组织已公布了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遗传序列,疫苗很快就会被研制出来,但是这个疫苗不一定能够有效地预防下一次的甲型流感大爆发,原因是什么?

(9)成功接种疫苗后,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不会患病,用简单的图示表示人体免疫系统发生二次免疫作用的全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答有关人体细胞结构与生理功能的问题。

图1为人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人体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的膜面积变化图;图3为人体某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途径;图4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横线上填文字,括号内填图1中序号)

1、图1中“9”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CO2的细胞器是(  );完成图3中代谢途径①②③④所需物质的合成场所是(  )。

2、如果图1细胞能发生图3所示的代谢过程,则该细胞为人体的________,该细胞合成的甘油三脂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输送至血液。图3中的物质X是指________。

3、若图1为浆细胞,它与B淋巴细胞相比,因图中结构(  )上所含的________有差异,故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4、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通过观察发现合成的含35S的蛋白质在细胞的结构间移动过程中,会使几种生物膜面积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则图2中1、2、3依次代表的是________。

5、某人在13时前仅进了早餐。在图4中A点,体内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增加,使图3中________(填写序号)过程加快;在B点,体内分泌的________增加。这两种激素通过________到达靶器官,其作用相互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