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0.(8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
(l)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则细胞膜内侧的电位是______ (填“正”、“负”或“零”)电位。受到剌激时,细胞膜对______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其内流,从而改变膜内外的 电位差。
(2)若在图甲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a与b之间会产生电流,刚开始产生的电流 方向是______。
(3)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 (如图乙),从而测算出兴奋在坐骨神经上的传导速率。
①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是由神经元的______结构组成的。
②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X10-3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 需时间为2X10-3 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 cm和10 cm,如图乙所示。坐骨神经 冲动的传导速率是______m/s。
(4)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有何关系,现有两种假设:
假设l:只要有刺激,就会有兴奋的产生,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剌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剌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假设2: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①请在上面坐标图中画出上述两种假设相对应的实验结果。
②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i〜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 规律(如图丙),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上述两种假设正确的应是假设______。
(每空2分,共8分)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现有一多肽,化学式为C3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1)甘氨酸和丙氨酸的R基分是 。
(2)在该多肽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 (填化学式)。
(3)依据该多肽的化学式推算,它在完全水解后得到氨基酸 个;这些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比该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多 。
(8分)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 。
(2)气室中充入5% C0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
(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 ,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4)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
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 甲 | 乙 | 丙 | 丁 |
步骤一:加人肝脏培养液 | √ | √ | √ | √ |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X溶液 | √ | | √ | |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 √ | | | |
(8分)新收获的稻米煮出的饭香气诱人,但是不法商贩也可以用陈稻米抛光增白,上油后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新稻米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陈稻米。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在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能把某些酚化物(如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简单表示为:
,其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请你为食品卫生质量检验人员设计一个检测稻米新鲜程度的简易实验。
(1) 实验原理:
(2) 实验材料:新稻米,陈稻米(数量足够)。
试剂和用具:1%愈创木酚、1%过氧化氢、具塞试管、培养皿、移液管、观察颜色的放大镜等。
(3) 实验步骤:①让稻米事先浸有1%愈创木酚,具体做法是:取两支有塞试管分别编号为A和B,其中A管设为对照,放入 ,B管放入 。然后分别用移液管向两试管内加入1%的愈创木酚溶液,浸没大米,盖上试管塞用力摇摆20下,静置一段时间后,弃掉多余液体。
②将浸有1%愈创木酚的稻米分别倒入两个具有相同编号的培养皿中,用镊子摊开,然后
用移液管吸取1%的过氧化氢分别滴向两培养皿里的稻米,使所以稻米都浸有过氧化氢。
③几分钟后,用放大镜观察两培养皿里稻米的颜色变化。
(4) 结果预期: 。
(每空2分,共8分)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现有一多肽,化学式为C3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1)甘氨酸和丙氨酸的R基分是 。
(2)在该多肽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 (填化学式)。
(3)依据该多肽的化学式推算,它在完全水解后得到氨基酸 个;这些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比该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多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