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一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取1支洁净的试管,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第二步:再向试管内注入2mL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第三步:接着注入2mL新配制的斐林试剂(边加入,边振荡);
第四步:将试管下部放入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2min。
实验现象:试管内液体仍呈蓝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现象说明淀粉 _______ 。
(2)要使实验第四步出现“试管中的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应如何改进该实验步骤 ________ 。
(3)上述(1)和(2)两小题,可以说明淀粉酶具有的特性是 _________。
(4)该同学根据第(2)小题作了改进,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具有专一性。但其他同学认为这两点结论均不妥,其理由是:
a.该实验并不能证明淀粉分解的产物就是麦芽糖,只能证明淀粉分解的产物是_______。
b.实验步骤中没有设置_____,无法证明该酶具有专一性。
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酶的专一性。
(1)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性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下都能水解成还原性糖。还原性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2)实验目的: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3)材料用具:1%淀粉溶液,2%蔗糖溶液,稀释的唾液,斐林试剂,试管,大烧杯,酒精灯,量筒和温度计。
(4)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在1号试管中注入2mL1%淀粉溶液,在2号试管中注入2mL2%蔗糖溶液。
第二步:在1号和2号试管中均注入2mL稀释的唾液。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的1号试管作为_________组,2号试管则作为__________组。
(7)本实验为什么可证明淀粉酶的专一性?试分析其理由。
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酶的专一性。
(1)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性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下都能水解成还原性糖。还原性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2)实验目的: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3)材料用具:1%淀粉溶液,2%蔗糖溶液,稀释的唾液,斐林试剂,试管,大烧杯,酒精灯,量筒和温度计。
(4)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在1号试管中注入2mL1%淀粉溶液,在2号试管中注入2mL2%蔗糖溶液。
第二步:在1号和2号试管中均注入2mL稀释的唾液。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的1号试管作为_________组,2号试管则作为__________组。
(7)本实验为什么可证明淀粉酶的专一性?试分析其理由。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