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左图所示的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右图反映了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左图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丁的数量也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左图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下降,丙、丁的数量增加
C.在右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循环
D.在右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可以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左图所示的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右图反映了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左图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丁的数量也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
B.左图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下降,丙、丁的数量增加 |
C.在右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循环 |
D.在右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可以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
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灾难性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
植物 年份 | A植物 | B植物 | C植物 | D植物 | E植物 |
2003年 | 10.0 | 3.0 | 0.3 | 3.0’ | 3.2 |
2004年 | 9.2 | 2.1 | 0.6 | 2.0 | 2.8 |
2005年 | 8.0 | 1.1 | 1.1 | 0.4 | 1.7 |
2006年 | 6.8 | 0.3 | 1.5 | 0 | 1.3 |
2007年 | 5.5 | 0.1 | 2.3 | O | 0.5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 ,请在右图给出的坐标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产地时, 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侵入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则与原产地相比,该物种在入侵后A基因的基因频率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最可能构成的种间关系是 。
(4)该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中划出了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
了数量不等的大豆。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
区域号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区域植株数 | 20 | 40 | 60 | 80 | 100 |
荚果数,植株数 | 8.3 | 6.8 | 3.9 | 2.7 | 2.1 |
每个荚果中种子数 | 6.0 | 5.9 | 6.2 | 5.9 | 6.0 |
① 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解释各组大豆荚果数与植株数的比值变化的原因
②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Ⅰ.(10分)人的ABO血型由红细胞上的抗原物质---凝集原决定,如A型血的人有凝集原A;B型血的人有B凝集原;AB型血的人有两种凝集原;O型血的人没有A、B凝集原。凝集原是由9号常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其中IA、IB对i为显性, IA、IB共存时为AB型。最新研究发现血型还与19号常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h基因频率在中国人中极低,其控制原理如左下图所示:
(1)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推断:hhIBIB的表现型是 ;人群中A型血的基因型有 种。
(2)有一个家系如右上图所示,已知Ⅱ3个体基因型是HH,那么代Ⅱ4个体第19号和9号常染色体上决定血型的基因型是 。
(3)假如夫妇两人的基因型均为HhIAi,理论上他们的后代的血型及比例是 ,其中A型血后代中与父母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是 。
Ⅱ.(8分)绞股蓝细胞中含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基因,可以合成一种抗TMV蛋白,叶片对TMV具有抗感染性。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TMV的感染会导致大幅度减产。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的烟草,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科学家首先从绞股蓝细胞中提取抗TMV基因转录的RNA,然后合成目的基因。图中过程①表示 ,获得的DNA必须在两侧添加 和终止子,还要添加 酶能识别切割的碱基序列。
(2)由图分析,在过程③构建的重组Ti质粒上应该含有的标记基因是 基因,重组Ti质粒导入烟草体细胞的方法是 。
(3)在过程⑤培养基中除含有卡那霉素及植物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外,还必须添加 ,以保证受体细胞能培养成再生植株。
(4)过程⑥可采取 的方法,检测植株是否合成了抗TMV蛋白。在个体水平的鉴定过程中,可通过 的方法来确定植株是否具有抗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