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对种群的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生长在澳大利亚的花柱草植物.其雄蕊跟心皮相互融合成一个异乎寻常的“触发器 .形状像一个招呼人的手指挂在花的外边.当它受到昆虫触摸时.能在0.01秒时间内突然移动180度以上.这样就能使来此光顾的昆虫被花粉粘满全身.成为授粉的使者.1980年.美国的昆虫学家研究表明.蜂身上带有正电荷.花粉则带有负电荷.可以相互吸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I.(4分)
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大小与其食性有关,喙小的个体只适合于食小坚果,喙大的个体容易咬开大坚果,也食小坚果。下图为某海岛上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在1975到1978年之间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自1976年6月至1978年1月,该地雀种群数量下降了约1000个,导致数量下降的环境因素是                    
(2)食物主要是大坚果时,有利变异是              ,若要证明喙的特征是可遗传的,还应做        实验。
(3)试分析地雀喙深度变化的因果关系:       (填序号顺序)。
①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生存机会增加
②气候变化导致雨量的变化
③种子的丰度的变化,坚果的平均大小与硬度的变化
④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的基因频率相对有所增加
II.(6分)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              
(2)右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       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时,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I.(4分)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大小与其食性有关,喙小的个体只适合于食小坚果,喙大的个体容易咬开大坚果,也食小坚果。下图为某海岛上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在1975到1978年之间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自1976年6月至1978年1月,该地雀种群数量下降了约1000个,导致数量下降的环境因素是            

(2)食物主要是大坚果时,有利变异是         ,若要证明喙的特征是可遗传的,还应做      实验。

(3)试分析地雀喙深度变化的因果关系:      (填序号顺序)。

①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生存机会增加

②气候变化导致雨量的变化

③种子的丰度的变化,坚果的平均大小与硬度的变化

④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的基因频率相对有所增加

II.(6分)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       

(2)右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    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时,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I.(4分)
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大小与其食性有关,喙小的个体只适合于食小坚果,喙大的个体容易咬开大坚果,也食小坚果。下图为某海岛上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在1975到1978年之间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自1976年6月至1978年1月,该地雀种群数量下降了约1000个,导致数量下降的环境因素是
                    
(2)食物主要是大坚果时,有利变异是              ,若要证明喙的特征是可遗传的,还应做        实验。
(3)试分析地雀喙深度变化的因果关系:       (填序号顺序)。
①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生存机会增加
②气候变化导致雨量的变化
③种子的丰度的变化,坚果的平均大小与硬度的变化
④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的基因频率相对有所增加
II.(6分)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              
(2)右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       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时,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I.(4分)

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大小与其食性有关,喙小的个体只适合于食小坚果,喙大的个体容易咬开大坚果,也食小坚果。下图为某海岛上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在1975到1978年之间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自1976年6月至1978年1月,该地雀种群数量下降了约1000个,导致数量下降的环境因素是

                     

(2)食物主要是大坚果时,有利变异是               ,若要证明喙的特征是可遗传的,还应做         实验。

(3)试分析地雀喙深度变化的因果关系:        (填序号顺序)。

①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生存机会增加

②气候变化导致雨量的变化

③种子的丰度的变化,坚果的平均大小与硬度的变化

④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的基因频率相对有所增加

II.(6分)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               

(2)右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        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时,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________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________。

(3)右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

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年份

种群A

种群C

规模

t(%)

w(%)

规模

t(%)

w(%)

1900

46 000

5

1

1 000

5

1

1920

45 000

5.5

1

850

7

1

1940

48 000

7

1

850

9

0.8

1960

44000

8

1

800

12

0.6

1980

42 000

6

1

600

10

0.8

2000

40 000

5

1

550

11

1

 

①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________。

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受气候影响更大

②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________;种群规模与基因________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