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A:O2 B:ATP C:NADPH D:CO2 E:C5 F:ADP+Pi (2) 水的光解 , CO2的固定, C3被还原. (3)光 . 光反应, 暗反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

A          ;B         ;C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       ;请以图示表示a~d之间的物质交换:            

(3)图a~d中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C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试写出人体内利用O2并产生CO2的反应式                      (4)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与b之间隔以          ,b与d之间隔以          , b与c之间隔以          ,b的来源有           ,b的去向有              

(5)简要概括a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a与             等有直接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班级同学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一)实验材料:

体积分数为2% 、pH分别为5、7、9的过氧化氢溶液(用HCl、NaOH溶液调节);三只洁净的烧杯(标号甲、乙、丙);浸过酵母菌液(正常生活状态的酵母菌)小滤纸片9片(纸片1cm2且厚薄相同),分三组,每组三片,浸泡时间相同;秒表一只。

(二)实验原理:

酵母细胞产生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O2附着在滤纸片上,使滤纸片上浮。

(三)实验操作:

①将pH分别为5、7、9的过氧化氢溶液30ml分别倒入甲、乙、丙三只烧杯内;

②同时放入三张滤纸片,记录每张滤纸片上浮所用时间;

③将实验过程数据统计填表。

请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四)实验结果:全部结果都显示,pH=9的烧杯中滤纸片最先浮出液面,其次是pH=7的烧杯,最慢的是pH=5的烧杯。

(五)质疑:网络资料显示,酵母菌的最适pH是4.0—5.8。为什么pH=9烧杯中滤纸片最先浮出液面,而pH=5烧杯中滤纸片最后浮出液面?有同学推测,可能是HCl溶液或NaOH溶液影响了过氧化氢分解。

为验证推测,在原实验基础上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把方案补充完整。

第一步:取三个洁净的50毫升烧杯分别标号为1、2、3号;

第二步:分别向三个烧杯加入30毫升体积分数2%的过氧化氢溶液;

第三步:小滤纸片9片(纸片1cm2且厚薄相同),分A、B、C三组,每组三片,   ▲   浸泡相同时间后取出晾干;

第四步:                   ▲            

第五步:                     ▲           

实验结果预测及其分析:

(1)                    ▲              

(2)                    ▲              

(3)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






⑴a代表的物质的名称分别是:       

⑵图中①②③④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⑶光合作用过程中 H 来源于①过程中          ,用于③过程       

⑷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了 H 、ATP外,产物还有           。①过程产生的O2用于相邻细胞的②过程,至少经过       层膜结构。

⑸若将该植物从CO2浓度为1%环境转移到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其他环境条件一致,叶绿体中 H 和ATP含量将         

⑹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⑺写出该植物无氧呼吸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班级同学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一)实验材料:

体积分数为2% 、pH分别为5、7、9的过氧化氢溶液(用HCl、NaOH溶液调节);三只洁净的烧杯(标号甲、乙、丙);浸过酵母菌液(正常生活状态的酵母菌)小滤纸片9片(纸片1cm2且厚薄相同),分三组,每组三片,浸泡时间相同;秒表一只。

(二)实验原理:

酵母细胞产生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O2附着在滤纸片上,使滤纸片上浮。

(三)实验操作:

①将pH分别为5、7、9的过氧化氢溶液30ml分别倒入甲、乙、丙三只烧杯内;

②同时放入三张滤纸片,记录每张滤纸片上浮所用时间;

③将实验过程数据统计填表。

请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四)实验结果:全部结果都显示,pH=9的烧杯中滤纸片最先浮出液面,其次是pH=7的烧杯,最慢的是pH=5的烧杯。

(五)质疑:网络资料显示,酵母菌的最适pH是4.0—5.8。为什么pH=9烧杯中滤纸片最先浮出液面,而pH=5烧杯中滤纸片最后浮出液面?有同学推测,可能是HCl溶液或NaOH溶液影响了过氧化氢分解。

为验证推测,在原实验基础上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把方案补充完整。

第一步:取三个洁净的50毫升烧杯分别标号为1、2、3号;

第二步:分别向三个烧杯加入30毫升体积分数2%的过氧化氢溶液;

第三步:小滤纸片9片(纸片1cm2且厚薄相同),分A、B、C三组,每组三片,   ▲   浸泡相同时间后取出晾干;

第四步:                    ▲              

第五步:                    ▲              

实验结果预测及其分析:

(1)                    ▲              

(2)                    ▲              

(3)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甲图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
置,在密闭的玻璃钟罩中放一株植株和CO2缓冲液,钟罩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如图乙中的A曲线所示。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请据图回答:

n

 
m
 

(1)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甲装置中的液滴向    移动,若将装置放置于黑暗条件下,则装置中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方向与强光照射下的相反,其原因是       
为了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还应设置对照组,即                   
(2)由图乙可知,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此时的呼吸商(放出CO2,与吸收O2的比值)为0.8,那么A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         毫升CO2
(3)为研究植株的呼吸商,设置A、B两个装置。A装置如上图的甲。B装置         
①与上图装置的处理不同,A、B两个装置必须          
②一定时间后,A装置的液滴向   移动,该距离记为a。同时B装置的液滴移动距离记为b。
③根据B装置中液滴移动情况进行适当讨论
若液滴向左移动,则植株的呼吸底物中应该有     物质,此时呼吸商为       
若液滴不移动,并且假定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则说明                ,此时呼吸商为          
若液滴向右移动,原因是                    ,此时呼吸商为   
④实验过程中同样也可能遇到外界气压等因素所引起的干扰,为此还要设置对照组C,C组设置办法为                              
(4)若此时将温度从25°(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升高到30°(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则m点将        移,n点将         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