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可致死棉铃虫.我国科学工作者将该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并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在1998年推广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据此回答: (1)这种棉花的抗虫来源属于可遗传变异的 . (2)“该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并成功表达 的含义: (3)苏云金芽孢杆菌的DNA之所以能够整合到棉花的DNA上.是因为 .棉花细胞能合成毒蛋白.这说明不同生物共用同一套 . (4)上述过程也证明了DNA是 . (5)上述棉花的培育利用的是 的原理.该项工作的完成需要 . . 三种工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分)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可致死棉铃虫,我国科学工作者将该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并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在1998年推广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据此回答:

(1)这种棉花的抗虫来源属于可遗传变异的                   

(2)“该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并成功表达”的含义:                                        (2分)

(3)苏云金芽孢杆菌的DNA之所以能够整合到棉花的DNA上,是因为                          ,棉花细胞能合成毒蛋白,这说明不同生物共用同一套             

(4)上述过程也证明了DNA是                                                  

(5)上述棉花的培育利用的是        的原理,该项工作的完成需要                         三种工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江苏农科院开展“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某种能产生抗虫毒蛋白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

就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抗虫基因之所以能接到植物体内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抗害虫的能力,这表明棉花体内产生了抗虫的_____________物质。这个事实说明,害虫和植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蛋白质合成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的。

(3)“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___________。

(6)基因导入工程技术已在多方面得到应用,请各举一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以上。针对这一情况,科学家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
(3)科学家们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在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_________。
(4)来自细菌的抗虫基因能连接到棉花细胞中的DNA分子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细菌的抗虫基因能在棉花细胞内成功的表达,使棉花产生新性状。这种变异的原理属于______。这种成功的表达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江苏农科院开展“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某种细菌产生抗虫毒蛋白的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就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抗虫基因之所以能导人植物体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抗害虫的能力,这表明棉花体内产生了抗虫的____物质。这个事实说明,害虫和植物共用一套____,蛋白质合成的方式是____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以上。针对这一情况,科学家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

(3)科学家们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在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_________。

(4)来自细菌的抗虫基因能连接到棉花细胞中的DNA分子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细菌的抗虫基因能在棉花细胞内成功的表达,使棉花产生新性状。这种变异的原理属于______。这种成功的表达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