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请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实验器材。基因用M和m表示)。
实验原理:采用测交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根据测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反映出F1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规律。
实验步骤:(1)首先让纯合的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现象: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不同表现类型且比例为1:1。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
实验结论: 。
(3)写出另一种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验方法: 。
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请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实验器材。基因用M和m表示)。
实验原理:采用测交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根据测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反映出F1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规律。
实验步骤:(1)首先让纯合的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现象: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不同表现类型且比例为1:1。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
实验结论: 。
(3)写出另一种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验方法: 。
图甲是普通小麦由三种不同植物通过种间杂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某实验小组利用普通小麦中的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通过三种不同途径培育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实验过程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杂种一和杂种二与Y组中的花药离体培养不同,有2个染色体组,自然条件下可育
B.X组中,F1自交后代F2中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3,若要确定F2中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是否符合要求,可采用测交法
C.X、Y、Z三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是Z
D.通过Y组获得的植株全部为矮杆抗病纯合植株
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请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实验器材。基因用M和m表示)。
实验原理:采用测交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根据测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反映出F1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规律。
实验步骤:(1)首先让纯合的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现象: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不同表现类型且比例为1:1。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
(10分)孟德尔在做遗传实验时推测杂合体YyRr应该产生4种配子并呈l:l:l:l的比例,于是他将F1与基因型 的个体进行测交从而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孟德尔的推测,你认为Y、y和R、r两对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关系是 ;除了测交法可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外,也可用自交法来验证,请简要加以叙述。
随着遗传学的发展,更多验证遗传规律的方法被发现,例如四分子分析法在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藻类的主要生活周期是单倍体的阶段(n),染色体上的基因无论显性或隐性都可从表现型上直接加以鉴别,即表现型直接反映出基因型。在其有性生殖过程中,正(+)和负(一)两种交配型(n)通过接合而受精,产生二倍体的合子(2n)。合子随即进行减数分裂,产生4个单倍体细胞(n),称作四分子。单细胞的衣藻从表现型上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绿色,由y+基因控制;另一种是黄色,由y基因控制。衣藻的交配型也是单基因控制的,(+)交配型由mt-基因控制,(一)交配型由mt一基因控制,如下图所示:
请设计一个方案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加以说明。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