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列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夜间将盆栽植物放在卧室中 B.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C.农业生产中中耕松土 D.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夜间将盆栽植物放在卧室中           B.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C.农业生产中中耕松土                 D.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1. A.
    夜间将盆栽植物放在卧室中
  2. B.
    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3. C.
    农业生产中中耕松土
  4. D.
    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回答:
 
(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和________。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

A.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重组DNA中除插入目的基因外,还需要有____、终止子以及________。
(3)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叫做_________。在基因工程中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鼠受精卵的常用方法叫做_______。
(4)从图中可见,mRNAl和mRNA2的结合直接导致了____________无法合成,最终使番茄获得了抗软化的性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与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泡菜腌制是我国传统的蔬菜加工方法,腌制的泡菜、酸菜等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但近来科学研究发现,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引发了“腌制食品与人体健康”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45 (1)某人作泡菜时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
46 

A.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47
B.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48
C.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49
D.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50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_______色染料,再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现有实验材料胡萝卜和白萝卜,其中更适合用做实验材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1 (3)某兴趣小组就“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开展了研究。
52 请回答相关问题:
53 ①补充实验设计的空缺内容:分别设计了3%、5%、7%的食盐浓度梯度来制作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3组制作泡菜,除了实验材料的重量相同外,还要保证每组泡菜的 ___________ 相同。②下图是该生物活动小组记录的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根据此图示的实验结果,你认为用_____________ 的食盐浓度制作的泡菜比较适合食用,但要在发酵时间达________________天以后食用才比较适宜。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北京海淀一模)(18分)科学家用脉孢霉(一种真菌)为实验材料,对基因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野生型脉孢霉在基本培养基上即可生长,基本培养基只含有野生型脉孢霉生长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营养成分。基本培养基中所含的营养要素可以归纳为:             

(2)科学家用X射线处理野生型脉孢霉后,发现部分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用X射线处理脉孢霉的目的是             

(3) 为确定这部分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不能生长的原因,科学家们继续做实验: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了某种物质,原来不能生长的菌株有的能够生长了。从而获得了三种与野生型菌株不同的突变型菌株A、B、C。实验结果见下表:

鸟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

A

生长

生长

生长

B

生长

生长

C

生长

实验分析:在哺乳动物的肝脏中,精氨酸是经过“前体→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的途径合成的。受这种生化观点的启发,科学家们认为:野生型脉孢霉可以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某类物质(前体),合成了一系列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应该属于脉胞霉的      代谢产物。

    三种突变型菌株均能在添加了精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说明它们均丧失了          的功能。突变菌株B可在添加了瓜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但不能在添加鸟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原因是它                              

 (4) 生化反应都由特定的酶来催化,一个基因突变导致了一个生化反应的不能进行,科学家们由此提出了“一个基因控制合成一个酶”的假说。在进一步的猜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基因突变使细胞合成了一种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的“酶”。于是有人继续探讨这个问题。一种免疫反应可检测到失活“酶”的存在,科学家们利用这种方法做了下面的实验。

    第一步 设法得到影响上述生化反应的酶,将其纯化制成酶制剂,注射到家兔体内,获得相应的抗酶抗体(能和正常的酶及失活的“酶”发生沉淀反应)。酶制剂在免疫学上属于           

     第二步 在培养皿的琼脂上挖四个圆孔(如图21所示),在0号圆孔中加入抗酶抗体,在2号圆孔中加入野生型菌株提取物,3号圆孔中加入某突变菌株提取物,则1号圆孔中需加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0、1、2、3号圆孔中的物质各自在琼脂中扩散,观察1、2、3号圆孔与0号圆孔之间是否出现                  。

     实验结果分析:若出现                                     结果时,则支持“基因突变使细胞合成了一种失去活性的‘酶’”的推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