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05年10月12日.“神六 飞船在酒泉升空.这次飞行还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 任务.下表A.B.C是在航天员训练过程中实际测得的三项生理指标.请分析回答问题: A 进食后(h) 0.5 1 1.5 2 2.5 血糖浓度 120 130 110 90 95 B 测量时间 6时 9时 12时 15时 18时 体温 36.7 36.8 37 37.2 36.9 C 测试物 胃液 唾液 血液 肠液 胰液 pH 0.9-1.5 6.8 7.4 7.7 8.0 (1)上述三项指标中.基本正常的有 (2)在这些生理指标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直接参与的是 . (3)胰岛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 . (4)正常人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下列几组物质中.对维持血液pH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的是 . A.KCl/NaOH B.NaH2PO4/Na2HPO4 C.KCl/NaCl D.Na2CO3/NaHCO3 (5)从C可以看出.不同消化液的PH存在明显差别.这反映了 . 17.图甲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乙.图丙为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 (1)字母A-E代表反射弧的各部分.其中D表示 . (2)乙表示的结构名称是 .由 组成. (3)丙中兴奋的传递的方向是 . (4)③中液体叫做 .可从[⑤] 中释放到③中的物质是 . 18.下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物质的循环.A.B.C.D构成群落.a – i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 (1)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过程是 和 .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形式进行传递.该过程包括 . (2)图中的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 与 “被食 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3)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4)若进行上述物质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 kJ. 19.(1)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其中细胞分裂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 的部位.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 . (2)研究还发现.氨基酸等营养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C标记的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可被叶片吸收并在叶片内移动).蒸馏水.棉签.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抺含14C标记的氨基酸的溶液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 1.右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 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 请据图判断下列说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 3和5的成分是有区别的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是依靠 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CO2最高的部位是5 D.2处中的O2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 的O2浓度高于4处 2. 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现象.逐渐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 )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较多 e.背光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注射胚芽鞘尖端 A. B. C. D. 3. 一种口服止痛药物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口服这种药物后到达它的作用部位至少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 A.0 B.2 C.4 D.6 4. 在的营养结构中.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以鸟类同化的总能量中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x轴.植物供能总量为y轴.绘制的相关曲线是( ) A. B. C. D. 5.为了实现对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划区轮牧的方法.其优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 B. 有利于牧草的恢复 C.有利于年年增加载畜量 D. 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 6.研究人员在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 B.甲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 C.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D.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7.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马歇尔和沃伦发现.几乎所有患有胃炎和胃溃疡的病人的身体里都含有幽门螺杆菌.他们在实验室培养测定的细菌生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在b-c段按“J 型曲线增长 B.在b-d段按“S 型曲线增长 C.在c-d段种内斗争最激烈 D.在d-e段种内斗争最激烈 8.右图是一个二倍体动物的细胞染色体组成模式图.与该细胞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细胞分裂素 C.促性腺激素 D.性激素 9.在两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处有一个过渡区.生活在这个过渡区中的动物的特点( ) A.与两个邻近生态系统相比动物多样性较小 B.与两个邻近生态系统相比动物多样性较大 C.与两个邻近生态系统相比植食性动物较多 D.与两个邻近生态系统相比捕食动物和寄生动物多样性较多 10.把燕麦幼苗放在硬纸盒里培养.盒壁上穿一个小孔透过阳光.几天后幼苗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套以锡箔小帽.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下部裹以锡箔.露出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不弯向光源.几乎不生长.这个实验说明( ) 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整个胚芽鞘.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B.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不一定要有尖端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11.人类对感冒病毒好象很无奈.感冒刚好有可能再感冒.主要原因是( ) A. 人体中没有抵抗感冒的物质 B. 人体效应T细胞失去了功能 C. 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病毒的破坏 D. 感冒病毒的变异性极大 12.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 A. 骨髓 B. 胸腺 C. 脾脏 D.小脑 13.下列选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淋巴结对病原菌的过滤作用 B. 皮肤对痢疾杆菌的屏障作用 C. 有人注射了青霉素后产生过敏性休克症状 D. 唾液溶菌酶使大肠杆菌死亡 14.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 B.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C. 在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主要进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 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 15.图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A.激素.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 C.载体.抗体.酶 D.维生素.载体.抗体 16.两个神经细胞之间可以形成突触.相关问题如下: (1)突触小泡中的物质是 . (2)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3)兴奋通过突触时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因为 . (4)突触后膜上有一种受体可以与突触小泡释放出的物质发生专一性的结合.这种物质最可能是 . 17. 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 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图一表示一个鼠群引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二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CD段表示鼠群数量不再增长.其原因是 . (2)该草原的最佳放牧量为图二中 点所示的放牧量.最大放牧量为图二中 点所示的放牧量. (3)图中的研究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有 . 18. 在一个稳定的池塘生态系统: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小型鱼类→大型鱼类中.一种突然而来的污染使所有植物死亡.请回答: (1)在此情况下.池塘内氧的浓度将首先 .其原因是① .② . (2)据此.你估计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水中.湖中的氧浓度最高? . (3)如果污染浓度较小.则对池塘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 .正因为如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态系统.它的 和 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 的平衡. (4)若该污染是脂溶性农药污染.你估计在以上几种生物体内含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 .此类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是 .属于 级消费者.它在食物链中所能获取的能量值最 . 19.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 ,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 (3)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 . (4)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 . (5)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千克.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一) 1-5 ADDCA 6-10 CADDD 11-15 BDCDB 16.⑴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3)d.a a.d (4)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细胞内液和血浆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 (5)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17(1)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 (2)不超过1摄氏度 产热量 散热量 动态平衡 37.4摄氏度 18.甲 19. (2)血液是一个缓冲系统 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对.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2号 3号 4号 2.4 缓冲液的有无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二) 1-5BDCBC 6-10 DABDC 11-15CABCB 16.(1)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2)7.35-7.45 缓冲 .H2CO3/NaHCO3 氧气.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5)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6)CO2 H2O和尿素 17.(1)乳酸 CO2 O2 (2) 因为血液中存在.H2CO3/NaHCO3,当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成CO2 经呼吸排出.而乳酸钠由尿排出.部分乳酸进入肝脏后重新被利用. (3)氧化分解 合成葡萄糖和糖原 (4)非特异性 18.暂时储存能量.并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 丙酮酸 避免了能量浪费.更新肝糖原,避免过多乳酸引起血液PH下降.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19.(1)Na2CO3.乳酸 PH试纸.滴管 (2)2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 乳酸(或Na2CO3 ) 33支试管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三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的Na2CO3 (3)试管1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 试管1PH变化明显.PH明显升高.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三) 1-5CADDB 6-10CCACD 11-15ADDBD 16.(1)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肝 进入细胞 合成糖元 减少 17.(1)血浆渗透压 下丘脑 抗利尿 脑垂体后叶 (2)见下图 18.只破坏脊髓 (5)1.甲乙体温恒定.丙丁体温不恒定.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脊髓 2.甲丙体温恒定.乙丁不恒定.乙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3.甲.乙.丙.丁体温都恒定.说明体温调节中枢既不在下丘脑也不在脊髓. 4.只有丁最不恒定乙.丙出现轻微不恒定.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和脊髓共同作用. 19.(1)内吞 一定的流动性 (2)溶酶体 非特异性 (3)特殊抗原 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 抗体 ④ 核糖体 基因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四) 1-5AABCA 6-10DCAAD 11-15DDABA 16.(1)效应B 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 免疫球蛋白 ⑤ 内质网 ⑥ 核糖体 ③ 高尔基体 ② 高尔基体小泡 (2)④ 线粒体 胰岛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17.(1)下丘脑 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增加 减少 甲状腺 反馈 (3)4 18. (1)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 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 (3)RNA 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高 19.第二步:取摘除胰脏的白鼠的尿液加入甲试管.再取等量的未做处理的白鼠的尿液加入乙试管. 第三步:甲.乙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Cu(OH)2溶液.沸水浴加热 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 乙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1)无变化.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饲料中的胰岛素在消化道中被水解为氨基酸.失去了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2)口服药品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五) 1-5CADDC 6-10CBBDC 11-15ACDAA 1-5CADDC 6-10CBBDC 11-15BCDAA 16.效应B n-4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分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39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这次飞行中,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生活,并开展研究空间微重力对心肌和成骨两种细胞的影响作用,探讨细胞对重力变化的感知、整合并发生反应的机理及育种(如细胞融合实验)等多项科学活动。据了解,这次太空试验研究了空间环境影响心脏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专家介绍说,在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现象将消失,更有利于细胞间进行配对与融合这些“亲热举动”,此项研究将为空间制药探索新方法。

(1)载人航天器在发射升空时,你认为宇航员应采取什么姿势?________。

(2)细胞融合技术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太空进行细胞融合与地面进行细胞融合相比,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地球上一棵幼苗水平放置在正在太空遨游的“神舟”六号飞船舱内,培养若干天后,根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茎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神舟”六号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升空,两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了115小时32分钟。设一名宇航员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平均需葡萄糖O.05 mol/h。两名宇航员每天(24 h)消耗的葡萄糖全部由太空舱内“饲养”的300kg螺旋藻提供。设在太空中500g螺旋藻(鲜重)经光合作用约可释放氧气224mL/h(标准状况下)。要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则飞船中“饲养”的这些螺旋藻一天至少需要光照    (    )

A.1.2 h              B. 2.4 h              C.4.8 h                D.  9.6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10129时整我国成功发射“神舟6号”载人飞船。在此之前,我国首批200粒“太空育种牡丹”种子曾于2002年随“神州3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种植于山东荷泽百花园,目前共存活56株幼苗,与正常牡丹相比,太空牡丹表现生长势强、枝干壮、遗传基因明显等特点,预计这些植株2007年开花。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空培育牡丹新品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

B.太空培育出的牡丹种子都符合人的需要

C.此育种方法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

D.处于太空的种子不具备发芽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我国成功发射“神舟6号”载人飞船。在此之前,我国首批200粒“太空育种牡丹”种子曾于2002年随“神州3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种植于山东荷泽百花园,目前共存活56株幼苗,与正常牡丹相比,太空牡丹表现生长势强、枝干壮、遗传基因明显等特点,预计这些植株2007年开花。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空培育牡丹新品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

B.太空培育出的牡丹种子都符合人的需要

C.此育种方法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

D.处于太空的种子不具备发芽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举世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绕地球76圈约325万公里的太空飞行后,“神六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33分顺利返回。随着“神六”遨游太空的成功,国内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航天热”。

现以“神六”为背景设计一些生物试题并详细分析。

(1)“神六”除载两人外,还有八类六十四种搭载物品,并进行了太空育种实验,如植物种子经太空返回地面后种植,往往能得到新的变异特性,这种变异的来源主要是经太空中     条件后,使其     发生变异。人们应该把这种航天育种方式称为    ,它的优点主要是                             

(2)若“神六”轨道舱中搭载的一株沿水平方向放置的植物幼苗,由于放在玻璃窗口附近,在太空生长了,你认为幼苗的芽将向                     生长;而地球上水平放置的植物,由于受       作用,植物体内的          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它的茎       生长,体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因而能够       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