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镁是合成叶绿素的一种成分.若植物的幼苗移到缺镁的环境中并继续生长.将会看到( ) A.顶端叶不变黄 B.基部叶不变黄 C.嫩叶呈黄色 D.老叶呈黄色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溶液培养法来探究叶绿体中含镁的色素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还是不稳定的化合物。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步骤和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                                             培养液。

第二步:选取同一品种、且生长健壮,                   的植物若干,平均分成两组,将这两组植物分别置于盛有上述培养液的容器中。

第三步:将两组植物放在               的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植物叶片是否变黄以及变黄的顺序,并做好记录。

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                                                            

                                            ,则说明叶绿体中含镁的色素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

②如果                                                            

                                       ,则说明叶绿体中含镁的色素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溶液培养法来探究叶绿体中含镁的色素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还是不稳定的化合物。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步骤和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                                            培养液。
第二步:选取同一品种、且生长健壮,                  的植物若干,平均分成两组,将这两组植物分别置于盛有上述培养液的容器中。
第三步:将两组植物放在              的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植物叶片是否变黄以及变黄的顺序,并做好记录。
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                                                           
                                           ,则说明叶绿体中含镁的色素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2分)
②如果                                                           
                                      ,则说明叶绿体中含镁的色素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溶液培养法来探究叶绿体中含镁的色素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还是不稳定的化合物。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步骤和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                                             培养液。

第二步:选取同一品种、且生长健壮,                   的植物若干,平均分成两组,将这两组植物分别置于盛有上述培养液的容器中。

第三步:将两组植物放在               的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植物叶片是否变黄以及变黄的顺序,并做好记录。

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                                                            

                                            ,则说明叶绿体中含镁的色素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2分)

②如果                                                            

                                       ,则说明叶绿体中含镁的色素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表为测得A植物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温度(0C)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据图一,A和B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图一中的a点表示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4)图二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若在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光照强度由e变为d,则C3含量瞬间变化是________(填“减少”、“增多”或“不变”)
(5)若一天中的光照与黑暗时间长度相同,则在_________℃温度下,植物一天内积累有机物最多。
(6)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改变光源
与试管的距离;CO2 浓度分别设置为0.05%和0.03%,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见右图)。请
分析回答:
①比较C、D两点的光合作用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限制E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②F点的含义是                                      。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         移。
③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光照下释放O2(mg/h)
9.67
14.67
19.67
21.67
19.33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小球藻若干、大试管若干、含CO2缓冲液的培养液、水浴锅(控制温度)、量筒等.
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
A.相同的光照时间和距离;B.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5支试管编号。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将等量的小球藻加入5支试管中。
第五步:光照6h后测定O2释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表为测得A植物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1)据图一,A和B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

(2)图一中的a点表示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4)图二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若在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光照强度由e变为d,则C3含量瞬间变化是________(填“减少”、“增多”或“不变”)

(5)若一天中的光照与黑暗时间长度相同,则在________℃温度下,植物一天内积累有机物最多。

(6)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5%和0.03%,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见下图)。请分析回答:

①比较C、D两点的光合作用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限制E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②F点的含义是________。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________移。

③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小球藻若干、大试管若干、含CO2缓冲液的培养液、水浴锅(控制温度)、量筒等.

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

A.相同的光照时间和距离;

B.________。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5支试管编号。

第二步: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

第四步:将等量的小球藻加入5支试管中。

第五步:光照6 h后测定O2释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