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每空1分,共7分)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 。
(4)某生物兴趣小组参照图示开展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按照下表设计浓度梯度。(单位:c/mol·L-1)
组别 |
A |
B |
C |
浓度 |
10-12 |
10-9 |
10-7 |
为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5)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重力性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植物根向重力性弯曲部位除了生长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侧同时也集中了大量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 的结果。
(6)达尔文在研究生长素时,将带有尖端的胚芽鞘(a)和除去尖端的胚芽鞘(b)置于单侧光下,结果a弯向光源生长,b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的结论是 。
(每空1分,共9分)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l、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 Ⅰ切割后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若用EcoR I切割图2所示外源DNA,可得 个DNA片段。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 ,原因是 。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 Ⅰ切割,原因是 。
(4)与只使用EcoR I相比较,使用BamH 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 酶。
(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
(7)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 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每空1分,共10分)如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这一结构图只有通过 (仪器)才能观察到。如果该植物细胞是从一朵红色花瓣上取下的,则决定其红色的色素存在于[ ] _ __ _。
(2)经测定该细胞的细胞液中所有溶解于细胞液中的物质的量为0.2mol/l若将该细胞置于0.3g/ml蔗糖液中,片刻后将发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2号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降低温度,流动性将_________。
(4)若此细胞在离体状态下进行有丝分裂,与分裂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标号)。
(5)在该细胞中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标号)
(6)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 ] ,它是 的主要场所。
(7)被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是[ ] 。
(8)对图中8的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是:是遗传信息库,是
(每空1分,共9分)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l、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 Ⅰ切割后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若用EcoR I切割图2所示外源DNA,可得 个DNA片段。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 ,原因是 。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 Ⅰ切割,原因是 。
(4)与只使用EcoR I相比较,使用BamH 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 酶。
(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
(7)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 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每空1分,共10分)如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这一结构图只有通过 (仪器)才能观察到。如果该植物细胞是从一朵红色花瓣上取下的,则决定其红色的色素存在于[ ] _ __ _。
(2)经测定该细胞的细胞液中所有溶解于细胞液中的物质的量为0.2mol/l若将该细胞置于0.3g/ml蔗糖液中,片刻后将发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2号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降低温度,流动性将_________。
(4)若此细胞在离体状态下进行有丝分裂,与分裂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标号)。
(5)在该细胞中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标号)
(6)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 ] ,它是 的主要场所。
(7)被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是[ ] 。
(8)对图中8的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是:是遗传信息库,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