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所示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发生相应变化的情况. (1)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图中血糖含量在AB段水平时.人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是 和 . 血糖的去路主要是 (2)机体中能够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稳定的激素主要是 和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A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B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C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Ⅱ.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    

(2)在12:00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态的数量增多。请比较图中B、C两个点对应的时刻,    时刻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相对较高,    时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大。

(3)研究发现,在其他环境因子相对稳定时,植物根系部位土壤相对缺水是导致气孔关闭的主要因素。请据此推测图中C、D两个点对应的时刻中,    时刻根系部位土壤溶液的浓度较高。

(4)研究还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测量指标

分组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

5×10-5

5×10-4

5×10-3

叶片中X的浓度/mol·g-1(鲜重)

2.47

2.97

9.28

叶片中的气孔导度/mol·m-2·s-1

0.54

0.43

0.27

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届广州调研)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CO2含量以及光照强度对某种绿叶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实验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新鲜叶片,在室温25℃下进行,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CO2浓度始终保持相对恒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组别
实验条件
液滴移动
(mL·h-1)
 
光强(lx)
CO2(%)
1
800
0.03
右移6.0
2
1000
0.03
右移9.0
3
1000
0.05
右移11.2
4
1500
0.05
右移11.2
5
1500
0.03
右移9.0
(1)第3组装置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在2 h内,缓冲液释放到密闭小室空间的CO2约为__________mg。第3、4两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4组光合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2)装置虽均置于25℃环境下,但有同学认为液滴移动的量不一定真正代表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因为光照引起的__________会导致密闭小室内气体的物理膨胀。由此,实验方案应再作相应完善。
(3)某同学认为本实验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光强和CO2浓度的相互作用,使光合作用进一步增强。该同学又增设了一组实验,你认为该组的实验条件组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届广州调研)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CO2含量以及光照强度对某种绿叶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实验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新鲜叶片,在室温25℃下进行,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CO2浓度始终保持相对恒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组别

实验条件

液滴移动

(mL·h-1)

 

光强(lx)

CO2(%)

1

800

0.03

右移6.0

2

1000

0.03

右移9.0

3

1000

0.05

右移11.2

4

1500

0.05

右移11.2

5

1500

0.03

右移9.0

(1)第3组装置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在2 h内,缓冲液释放到密闭小室空间的CO2约为__________mg。第3、4两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4组光合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2)装置虽均置于25℃环境下,但有同学认为液滴移动的量不一定真正代表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因为光照引起的__________会导致密闭小室内气体的物理膨胀。由此,实验方案应再作相应完善。

(3)某同学认为本实验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光强和CO2浓度的相互作用,使光合作用进一步增强。该同学又增设了一组实验,你认为该组的实验条件组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农作物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问题:

 (1)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请根据表中所测数据情况计算出27℃光合作用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量         mg/h, 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温度从27℃升到30℃的过程中,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是                

可能影响的外界因素有           等。

(2)有人认为在相同日温(较适宜)下,夜温低于0℃或高于20℃时,绿叶蔬菜的产量都不理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日温在29℃夜温控制在多少度范围时,人工大棚中种植绿叶蔬菜,收获的绿叶蔬菜产量较高(怎样控制温度不作要求)。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实验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种的、枝叶数量、大小、重量和健康状况等相同(或相近)的绿叶蔬菜幼苗若干,均分5组;

第二步:将5组绿叶蔬菜幼苗种植在相同土质中,日温控制在29℃,夜温分别控制在                           ,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水肥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

第三步:                                                           。(3分)

③结果分析:                                                        。(3分)

II、(10分)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                           

(3)若乙图表示的是生产者且在t1时固定的太阳能为4000KJ,则最终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        KJ。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请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                       

(4)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右图中补充完整甲图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I、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下肢屈肌舒张活动和伸肌收缩活动协调进行。右下图表示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传神经元兴奋和屈肌传神经元抑制的机理。请据图回答:

(1)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_____种神经元构成,效应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神经冲动由a传到b、c、d时,能引起该神经元发生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为外负内正的是_______。
(3)图中所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位于_________中枢内,在正常情况下该中枢的活动受到__________的意识支配。
II、 在一封闭饲养的有毛小鼠繁殖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小鼠生产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身保留无毛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无毛小鼠的遗传特性,让上述这对有毛小鼠继续杂交,仍有无毛鼠出生;让无毛鼠与亲代有毛小鼠回交,生产出10只无毛小鼠和12只有毛小鼠,其中无毛小鼠雌、雄各5只,有毛雌小鼠7只,雄小鼠5只。
(1)科研人员初步判断:①该小鼠无毛的原因是种群中基因突变造成的,而不是营养不良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②控制无毛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写出科研人员作出上述两项判断的理由。
理由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该种无毛小鼠有极大的科研价值,科研人员需要将其扩大繁殖。已知无毛是由隐性基因控制,无毛雄鼠能正常生育,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若利用上述回交实验得到的小鼠做实验材料,理论上有四套交配方案能获得无毛小鼠。请提出一种最佳的交配方案并说明理由。
最佳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黑色眼有毛雌鼠和棕色眼无毛雄鼠杂交,F1中雌雄鼠都为黑色眼有毛。再让F1雌雄鼠交配得到的F2情况见下表。则F1中雌雄鼠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眼色基因用B和b表示,有毛和无毛基因用A和a表示)。

表现型
黑色眼有毛
黑色眼无毛
棕色眼有毛
棕色眼无毛
小鼠数(只)
雌株
24
8
0
0
雄株
12
4
12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