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③实验结果及解释: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植物的根与茎分别具有向地生长和背地生长的特性,这与重力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重新分布有关。

实验一:将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将甲组幼苗根的前端中央插入一薄云母片(见下图)。提示:云母片不影响植物生长,但不能让生长素透过。

     

将两组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组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上图所示。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图乙所示幼苗的幼茎和幼根近侧端的生长素都远比远地侧高,但两者所发生的反应却不相同,这是因为                                  

实验二: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中生长素能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为了验证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A段(胚芽鞘尖端)而不是B段(胚芽鞘下面一段),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1)实验材料及用具: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三个,薄云母片,光源等.

(2)绘图表示实验装置,用文字加以注解并补充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野生长翅果蝇幼虫在25℃条件下培养皆为长翅,35℃条件下处理6~24h后培养得到残翅(已知野生果蝇皆为长翅)。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请你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你的假说,并进一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说。

⑴ 假说:温度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⑵ 简要叙述验证过程及结果: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情况:一是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来直接影响性状。你假设中与性状有关的基因属于___________(前种/后种)基因。

⑷ 你认为基因、环境因素、性状三者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过的无土栽培实验及实验结果。

  实验方法步骤:

  (1)配制含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完全培养液;

  (2)将植物苗种植于配制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3)在培养过程中及时补充培养液。

  实验结果:第一周植物长势正常,第二周起开始出现元素缺乏症并且越来越严重,第三周植株开始萎蔫,继而全株萎蔫。

  请根据上述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既然配制的是含植物所需全部元素的培养液,为什么还会出现元素缺乏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植株出现的元素缺乏症,你认为应该是植株幼嫩组织、成熟或老的组织、还是各种组织都表现缺乏症?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培养过程中及时补充培养液,但为什么植物到第三周还会开始出现萎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探究栽种的植物在何种日温与夜温组合下,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你如何进行实验设计?(温度可控制范围:15℃~35℃,夜温控制17℃~25℃;植物生长的其他条件均合适)

  实验方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组合并作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过的无土栽培实验及实验结果。

  实验方法步骤:

  (1)配制含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完全培养液;

  (2)将植物苗种植于配制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3)在培养过程中及时补充培养液。

  实验结果:第一周植物长势正常,第二周起开始出现元素缺乏症并且越来越严重,第三周植株开始萎蔫,继而全株萎蔫。

  请根据上述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既然配制的是含植物所需全部元素的培养液,为什么还会出现元素缺乏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植株出现的元素缺乏症,你认为应该是植株幼嫩组织、成熟或老的组织、还是各种组织都表现缺乏症?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培养过程中及时补充培养液,但为什么植物到第三周还会开始出现萎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探究栽种的植物在何种日温与夜温组合下,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你如何进行实验设计?(温度可控制范围:15℃~35℃,夜温控制17℃~25℃;植物生长的其他条件均合适)

  实验方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组合并作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以下是三个学生研究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一个小组在草原设置固定样地,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①研究小组首先选取一定大小的样方,识别并统计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割草草地中,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____________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___________呈增加趋势。
③放牧量和割草量的增加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加重,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铺枯草层能有效的治理盐碱地,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无机营养物质不断归还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了5年的调查,下表是所得的数据,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

     年份
种名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豚草
0.3
0.6
1.1
2.1
3.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龙葵
3.0
2.0
0.4
0
0
灰绿藜
3.2
2.8
1.7
1.3
0.6
从5年来五种植物数量变化可知:城市绿化工程应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主要是______。
(3)第三小组调查某草原遭受蝗灾后,人类治理过程中蝗虫的种群数最变化,图为他们绘制的坐标曲线。

①图中a~b段,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试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________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数量。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以防c点出现,原因是改变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③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考虑,治理蝗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