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减数Ⅰ, 后, 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出现.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8 , 2 , ⑵ 体细胞, 4, 0 , 4,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哺乳动物(假定体细胞中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用AA’BB’表示,其中AB来自母方,A’B’来自父方)不同个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

精原细胞可以不断繁殖形成很多精原细胞,精原细胞发育到一定时期,进入减数分裂,最终形成精子细胞。下图示:一个精原细胞从增殖到成熟过程中的D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有关甲、乙、丙三个细胞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同一个雌雄异体动物体内,一定不会同时出现甲图、乙图和丙图

B.

甲细胞一分为二后形成的细胞叫精子细胞或卵细胞

C.

乙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

D.

将丙图产生的子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属于二倍体

E.

甲细胞一分为二后形成的子细胞体内不含同源染色体

(2)

下列与上图曲线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能够观察到联会和四分体的区段是bc段

B.

只能在ef段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

C.

代表减数分裂的区段是fi

D.

能够观察到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的区段是bc和hi

E.

曲线在ab和de段内上升的原因均是由于染色体复制的结果

(3)

请在上图中绘出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

(4)

甲、乙、丙三个细胞一分为二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________

(5)

在上图中,能观察到图乙细胞图象的区段是:________(填符号)

(6)

发生基因突变的区段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普通甘蓝为二倍体(2n=18),通过育种得到四倍体。   

(1)一般得到四倍体植株是利用试剂处理二倍体植株进行             分裂的部位,上述育种方法是            

(2)二倍体甘蓝正常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其染色体彼此为             染色体。

(3)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均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得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则四倍体甘蓝减数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条。

(4)实际观察四倍体甘蓝的             器官,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前期多数为4或2条同源染色体联会,3条染色体联会或1条染色体单独存在的情况占少数;而中期则出现较多独立的1条染色体,且染色体总数不变,表明联会的染色体会出现             的现象。

(5)上述情况表明:四倍体甘蓝减数分裂过程出现             异常,导致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有17、19、21条等,说明细胞内出现了             增加或减少的现象,使其育性             (正常/减弱/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____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9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与Ⅰ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_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____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9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与Ⅰ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_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__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9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与Ⅰ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_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