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对其子代噬菌体进行检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在外壳中检测到35S B.可在DNA中检测到32P C.可在外壳中检测到32p D.可在DNA中检测到35S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有(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2)对基因研究最新发现表明,人与小鼠的基因约80%相同。则人与小鼠DNA碱基序列相同的比例是            

(3)大熊猫身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所含的DNA和RNA情况是                 

(4)假设一个具有120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含有三条肽链,且肽链间含有六个二硫键(—S—S—)〔由两个疏基(—SH)脱H结合形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10,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合成该蛋白质时需要转运RNA      个,最多需要转运RNA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据分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

(1)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________。

(2)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________。

(3)为什么不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________。

(4)若用32S标记噬菌体,35S标记大肠杆菌,则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________元素,由此说明________;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________元素,这是因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 A.
    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
  2. B.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没有被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3. C.
    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是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
  4. D.
    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有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实验中经常应用的一项重要方法,它可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 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131I等。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1. A.
    将用14N标记了DNA的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若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既有14N,又有15N,则可说明DNA的半保留复制
  2. B.
    将洋葱根尖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分裂,子代细胞中的放射性会出现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3. C.
    用DNA探针进行基因鉴定时,如果待测DNA是双链,则需要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单链,才可用于检测。
  4. D.
    由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知,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进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分)同位素的发现为探明许多生命的奥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用18O标记二氧化碳,使其参与光合作用,再经有氧呼吸,则18O转移的途径是


(2)如果用含15N的蛋白质饲料饲养体内不含15N的大白鼠,较长一段时间后,从大白鼠的组织中分离出下列物质,其中含有15N的是(多选)

        A.脂肪酸    B.淀粉酶     C.肌糖元     D.生长激素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的部分过程如下

①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②以上实验的最后结果说明                                 

③现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植物愈伤组织细胞,动物组织细胞,大肠杆菌及其他必需的器材。请从中选取所需材料,实现第一步操作。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A.                                         

B.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