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多种育种方法.快速培育出了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中①常用的方法是 .此过程反映了植物细胞具有 . (2)用γ射线照射单倍体幼苗的目的是 ,喷洒除草剂的作用是选择出 . (3)过程②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 .目的是使染色体 . (4)若研究该抗性性状的遗传特点.可用具有抗性性状的植株与纯合 杂交.如果 .则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 35.下图甲是研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乙为小球藻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适宜条件下.甲图中B试管内小球藻数量逐渐 .限制C试管小球藻繁殖的主要因素是 .写出A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 上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J含量会 . (3)实验室中常用 法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素主要吸收 . (4)用小球藻做实验材料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水而不是CO2.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Ⅰ.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针对某种害虫M的杀虫剂,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害虫M的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

(1)R基因的出现是                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害虫比SS基因型的生存适应能力         (强、弱、相同)。
Ⅱ.为了培育对害虫M有抗性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
(1)从对该种害虫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培养成的幼苗是   倍体。
(2)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从中选出抗害虫M的幼苗,该法称为___________,其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上述抗害虫M的幼苗进行组织培养扩大繁殖后,用__________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恢复正常,由此获得能正常有性生殖产生下一代的水稻新品种。
(4)若想利用“矮杆、不抗虫”和“高杆、抗虫”两个水稻品种,培育出“矮杆、抗虫”的新品种,可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若大豆中无针对害虫M的抗性基因,为了让大豆也能具有与上述水稻相同的抗虫基因,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针对某种害虫M的杀虫剂,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害虫M的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

(1)R基因的出现是                 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害虫比SS基因型的生存适应能力          (强、弱、相同)。

Ⅱ.为了培育对害虫M有抗性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

(1)从对该种害虫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培养成的幼苗是    倍体。

(2)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从中选出抗害虫M的幼苗,该法称为___________,其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上述抗害虫M的幼苗进行组织培养扩大繁殖后,用__________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恢复正常,由此获得能正常有性生殖产生下一代的水稻新品种。

(4)若想利用“矮杆、不抗虫”和“高杆、抗虫”两个水稻品种,培育出“矮杆、抗虫”的新品种,可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若大豆中无针对害虫M的抗性基因,为了让大豆也能具有与上述水稻相同的抗虫基因,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针对某种害虫M的杀虫剂,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害虫M的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

(1)R基因的出现是                 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害虫比SS基因型的生存适应能力          (强、弱、相同)。

Ⅱ.为了培育对害虫M有抗性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

(1)从对该种害虫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培养成的幼苗是    倍体。

(2)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从中选出抗害虫M的幼苗,该法称为___________,其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上述抗害虫M的幼苗进行组织培养扩大繁殖后,用__________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恢复正常,由此获得能正常有性生殖产生下一代的水稻新品种。

(4)若想利用“矮杆、不抗虫”和“高杆、抗虫”两个水稻品种,培育出“矮杆、抗虫”的新品种,可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若大豆中无针对害虫M的抗性基因,为了让大豆也能具有与上述水稻相同的抗虫基因,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
(1) 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获得________________幼苗。
(2) 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________
(3) 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目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倍体,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 对抗性的遗传基础进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杂交,如果_______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用射线照射后的幼苗中有________种基因发生了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

(1) 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获得________________幼苗。

(2) 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________

(3) 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目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倍体,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 对抗性的遗传基础进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杂交,如果_______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用射线照射后的幼苗中有________种基因发生了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