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根据下列实验原理和材料用具.设 计实验选择运载体质粒.明确质粒的抗生素基因所抗的抗生素类别. 实验原理: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须有标记基因.这一标记基因是抗菌素抗性基因.故凡有抗菌素抗性的细菌.其质粒才可能用作运载体. 材料用具:青霉素.四环素的10万单位溶液.菌种试管.灭菌的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蒸馏水.恒温箱.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并标1.2.3号.在酒精灯旁.用三支注射器.分别注入1 mL蒸馏水.青霉素.四环素液.并使之分布在整个培养基表面. 第二步: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燃烧用来_____. 并在酒精灯火焰旁取种.然后对三个培养皿接种. 第三步:培养:将接种后的三个培养皿放入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 h. 预期结果分析: ①设置1号的目的是_____.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2号培养皿有细菌生存.3号培养皿中无细菌存活.则______________. ③若2号培养皿无细菌生存.3号培养皿中有细菌存活.则______________. ④若2.3号培养皿均有细菌生存.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若2.3号培养皿均无细菌生存.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揭阳一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选择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如图所示进行处理(羊毛脂中生长素含量相等)。将培养皿放在室内避光培养。1小时后可见1号茎向左微曲,3小时后弯曲角度变大,24小时时

作用效果最大,弯曲可达90度。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4小时时,整株幼苗呈S形弯曲的是________号植株,

  此现象说明生长素具有________的功能。

   2)2号植株24小时以后,茎的生长方向是向________生长,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溴代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

其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性偏碱时呈淡蓝色,弱酸性时呈淡黄色。请利用提供的材料与用具继续完成实验设计:证明植物细胞呼吸的产物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材料和用具:黑藻、试管2支、黑纸、溴代麝香草酚蓝(BTB) 溶液

(一)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各加入10mL淡蓝色BTB水溶液,编号为A、B。

第二步:                                  , B试管加入等量死亡的黑藻。

第三步:                                                       

第四步:                                                     

(二)   分析预期的实验结果

实验预期:A试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试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A试管                                                                                                                    

                                                              

B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选择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如图所示进行处理(羊毛脂中生长素含量相等)。将培养皿放在室内避光培养。1小时后可见1号茎向左微曲,3小时后弯曲角度变大,24小时时作用效果最大,弯曲可达90度。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4小时时,整株幼苗呈S形弯曲的是­­________号植株,此现象说明生长素具有________的功能。
2)2号植株24小时以后,茎的生长方向是向________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

Ⅱ.溴代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其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性偏碱时呈淡蓝色,弱酸性时呈淡黄色。请利用提供的材料与用具继续完成实验设计:证明植物细胞呼吸的产物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材料和用具:黑藻、试管2支、黑纸、溴代麝香草酚蓝(BTB) 溶液

(一)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各加入10mL淡蓝色BTB水溶液,编号为A、B。

第二步:                                  , B试管加入等量死亡的黑藻。

第三步:                                                      

第四步:                                                      

(二)分析预期的实验结果

实验预期:A试管                                                

B试管                                                 

结果分析:A试管                                                 

B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选择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如图所示进行处理(羊毛脂中生长素含量相等)。将培养皿放在室内避光培养。1小时后可见1号茎向左微曲,3小时后弯曲角度变大,24小时时作用效果最大,弯曲可达90度。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4小时时,整株幼苗呈S形弯曲的是??________号植株,此现象说明生长素具有________的功能。
2)2号植株24小时以后,茎的生长方向是向________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

Ⅱ.溴代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其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性偏碱时呈淡蓝色,弱酸性时呈淡黄色。请利用提供的材料与用具继续完成实验设计:证明植物细胞呼吸的产物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材料和用具:黑藻、试管2支、黑纸、溴代麝香草酚蓝(BTB) 溶液

(一)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各加入10mL淡蓝色BTB水溶液,编号为A、B。

第二步:                 , B试管加入等量死亡的黑藻。

第三步:          

第四步:             

(二)分析预期的实验结果

实验预期:A试管            

B试管           

结果分析:A试管             

B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

(1)选取人体的下列_________(填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再用______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上清液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________。

(4)将膜成分分离提纯后,用_________试剂可鉴定蛋白质,具体现象是_______。

(5)提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

(6)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人盛水容器中,磷脂分子稳定的分布方式为图中的(  )

( 7 )生物体细胞内的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即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请根据以下所提供的条件,验证细胞内膜的选择透过性。

实验材料和用具:①新鲜的红玫瑰  ②烧杯  ③玻璃铅笔  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⑤清水 ⑥量筒

①红玫瑰的红色与细胞的哪一结构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完善下列实验设计,验证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第一步:选两只相同的烧杯,用玻璃铅笔标上A和B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实验中实验变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此实验主要能验证哪些膜的选择透过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荔枝果皮中存在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而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及微生物等因素都会影响果蔬的保鲜效果。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和无氧条件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假定优质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的百分率应低于15%)(12分)

实验一:探究无氧条件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假设: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无活性,无法催化褐变反应。

供选材料: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荔枝、2%次氯酸钠溶液、CO2气体、氧气、保鲜袋等。

供选仪器:恒温箱、充气装置。

实验方案:①预处理:将刚采收回来的新鲜荔枝去柄,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果、晾干。

②施加实验条件实施实验。

65.若上述实验假设成立,请完成下表。

实验施加条件

实验结果(有无褐变)

实验组

           

对照组

保鲜袋内充入足量的空气

     

实验结果: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果实无褐变。

66.既然无氧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你认为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   

为什么?                                      

实验二: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供选材料: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荔枝、2%次氯酸钠溶液、保鲜袋、标签、记录纸、笔等。

供选仪器:恒温箱。



67.右图是该同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获得的折线图。请以此图为依据补充完善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①   预处理:将刚采收回来的新鲜荔枝去柄,

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果、晾干。

② 确定测量指标。

③ 选择实验材料、分组并施加实验变量。

设计实验变量梯度;

选材分组:                                

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 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⑤ 实验结果:每组发生褐变荔枝的面积(%)(假定每组荔枝表皮总面积为100)。

组一1:褐变面积2.8;    组一2:褐变面积3.2;

组二1:褐变面积8.1;    组二2:褐变面积8.3;

组三1:褐变面积10.3      组三2:褐变面积13.7;

组四1:褐变面积27.2;   组四2:褐变面积23.8;

组五1:褐变面积68.7;   组五2:褐变面积72.3;

组六1:褐变面积98;    组六2:褐变面积95;

68.针对实验方案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合适的表格表达。

                                      

69.【结论】综合以上二个实验的结果可见,无氧条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都有影响。根据对以上图表数据的分析可知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是        。如果要探究荔枝保鲜效果的最佳环境条件,你认为对上述实验需要进一步完善并可探究的课题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