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第一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自2004年11月开始执行。卫生部发布该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医师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如长期或过量使用抗菌药,可能导致病菌 增强。在此过程中.抗生素起 作用,其实质是 。
(2)现已从临床上获得某疾病的致病菌株(已知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抗生素单独与联合使用对该致病菌株的影响”,制定了实验方案(供选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其他实验用具根据需要选择)。
①你认为该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至少写出三项)
②简述该研究的主要意义: 。
③请进一步完成该实验的相关步骤:
第一步:配制细菌培养基四只编号为A、B、C、D,并利用高压蒸气灭菌。
第二步: 。
第三步: 。
④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至少写出两种) 。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 ▲ (生理过程),该过程的场所是 ▲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 。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 。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的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证据之一是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
▲ 。
(4)ATP的含量可作为细胞活性的指标,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X物质对动物细胞活性的影响,以细胞内ATP浓度为观测指标,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思路,绘制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肝细胞悬浮液、细胞培养液、培养瓶等。
(要求:答题时ATP含量的检测不做具体要求)
① 实验思路:
② 绘制一个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注明坐标轴的名称:
③ 预测实验结果: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 ▲ (生理过程),该过程的场所是 ▲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 。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 。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的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证据之一是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
▲ 。
(4)ATP的含量可作为细胞活性的指标,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X物质对动物细胞活性的影响,以细胞内ATP浓度为观测指标,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思路,绘制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肝细胞悬浮液、细胞培养液、培养瓶等。
(要求:答题时ATP含量的检测不做具体要求)
① 实验思路:
② 绘制一个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注明坐标轴的名称:
③ 预测实验结果: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 ▲ (生理过程),该过程的场所是 ▲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 。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 。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的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证据之一是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
▲ 。
(4)ATP的含量可作为细胞活性的指标,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X物质对动物细胞活性的影响,以细胞内ATP浓度为观测指标,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思路,绘制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肝细胞悬浮液、细胞培养液、培养瓶等。
(要求:答题时ATP含量的检测不做具体要求)
① 实验思路:
② 绘制一个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注明坐标轴的名称:
③ 预测实验结果:
(08重庆卷)30. Ⅰ 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 ℃、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 ,萌发前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大豆种子的 中,此结构最初由 发育而来.
(2)上图表明: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是 。糖类在 过程中产生一些中间产物,可以通过 作用生成相对应的 。
(3)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上图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 ,其原因是 。
Ⅱ.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1)实验原理:蛋白质 ,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a.双缩腺试剂A和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
b.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a:
b:
(3)实验结果: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