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两种DNA分子有相同的碱基对.但它的碱基组成不同.①含有44%的G+C.②含有66%的G+C.在DNA的①和②中各有多少T( ) A.340 560 B.240 480 C.560 340 D.480 240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含有32P和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只含32P的磷酸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只含31P 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 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 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所示。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

G0           ; G1           ; G2          

(2)G2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分子数的比是              

(3)假设该动物细胞的DNA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20%,则由G0到G1需要胞嘧啶         个,由G0到G2需要胞嘧啶         个。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设全部含31P的D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a,全部含有32P的D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G3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遗传的物质基础中的计算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计算中的作用

  规律一: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G=C,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规律二: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式的mRNA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规律三:DNA分子一条链中(A+G)/(C+T)的比值的倒数等于其互补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

  规律四:DNA分子一条链中互相配对的碱基和的比值,如(A+T)/(G+C)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

  (2)DNA复制所需的某种碱基(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m·(2n-1),m代表所求的该种碱基(或脱氧核苷酸)在已知DNA分子中的数量,n代表复制次数。

  (3)用同位素标记模板,复制n次后,标记分子所占比例为2/2n,标记链所占的比例为1/2n;用同位素标记原料,复制n次后,标记分子所占比例为1,标记链所占比例为1-1/2n。

  例8.一双链DNA分子中G+A=140,G+C=240,在以该DNA分子为模板的复制过程中共用去140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了几次?(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例9.(2006上海)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   )

   A.0个   B.2个   C.30个   D.32个

  例10.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含32P)。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

   A.减少1500  B.增加1500  C.增加1000  D.减少1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DNA分子,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电泳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断大小。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

 
已知
一线性DNA序列共有5000bp(bp为碱基对)
第一步水解
产物(单位bp)
第二步水解
产物(单位bp)
 
A切割酶
2100
将第一步水解分离后,分别用B酶切割
1900 200
1400
800  600
1000
1000
500
500
 
B酶切割
2500
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A酶切割
1900 600
1300
800  500
1200
1000 200
经A酶和B酶同时切割
1900    1000    800     600    500    200
(1)由实验可知,在这段已知序列上,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         个和
       个。
(2)根据表中数据,请在下图中标出相应限制性酶的酶切位点并注明相关片断的大小。

(3)已知BarnH I与BglⅡ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右图所示,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一段含有数个BarnH工和BglⅡ识别序列的DNA分子进行反复的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                       序列明显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DNA分子,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电泳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断大小。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

已知一线性DNA序列共有5000bp(bp为碱基对)
第一步水解
产物
(单位bp)
第二步水解
产物
A酶切割 
2100
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B酶切割
1900   200
1400
 800    600
1000
1000
500
500
B酶切割 
2500
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A酶切割
1900   600
1300
800    500
1200
1000   200
经A酶和B酶同时切割
1900    1000    800    600    500    200
(1)该实验设计主要体现了      原则。
(2)由实验可知,在这段已知序列上,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   个和   个。
(3)根据表中数据,请在答题纸图中标出相应限制性酶的酶切位点并注明相关片断的大小。

(4)已知BamH Ⅰ与BglⅡ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右图所示,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一段含有数个BamH Ⅰ和BglⅡ识别序列的DNA分子进行反复的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AGATCC//TCTAGG”和“GGATCT//CCTAGA”序列明显增多,该过程中DNA连接酶催化      键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mtDNA是存在于人类细胞线粒体中双链闭合环状的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功能。mtDNA的类型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M和N切割某人的mtDNA,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分析得下表。限制酶M和N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凝胶电泳结果:(1kb=1000对碱基)(+表示该片段的存在以及含量)

分子量(kb)

1.0

2.0

3.0

4.0

5.0

6.0

7.0

9.0

10.0

 

酶M

+

 

 

 

+

 

 

 

+

 

酶N

 

 

 

 

 

 

+

+

 

 

酶M+酶N

+

+

+

+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mtDNA的长度为16kb

B.在该DNA分子中,M酶与N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C.M酶与N酶切出的能相互粘连的末端能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相互连接,连接后的序列可以用M酶、N酶进行切割

D.mtDNA能成为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一个有力工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