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每空一分k.&s#5*u)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以及氮在生物体内以蛋白质形式转化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k.&s#5*u (1)大气中的N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参与①过程的圆褐固氮菌其代谢类型为 .它能完成①过程的根本原因是 .若要利用圆褐固氮菌和根瘤菌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最简单的措施是 . . (2)自然界中将NH3先转化为NO再转化为NO的过程叫做 .参与该过程的微生物是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它生命活动的最初碳源为 . (3)参与③过程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 (4)疏松土壤对于植物吸收NO.NH的益处是:促进 .促进 .抑制 . (5)当人体内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图中 过程会加强. (6)人体若长期只通过⑦过程获得氨基.则由于缺乏某些 而导致营养不良. (7)重症肝炎病人和肾衰竭病人不宜多吃蛋白质类食物.避免加重肝肾负担.其原因分别是 . . 33.藏报春的叶片有绿色.白色.花斑三种类型.属于细胞质遗传,花色由一对核基因R.r控制.基因型RR为红色.Rr为粉红色.rr为白色. (1)白花.花斑叶片植株①接受花粉.红花.绿色叶片k.&s#5*u 植株②提供花粉.杂交情况如图a所示.根据细胞质 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特点.①向③传递 .而②向③传递 .③的叶片类型可能是 . (2)假设图b中④个体自交.后代出现绿色叶片植株⑤:花斑叶片植株⑥:白色叶片植株⑦的比例是 .这是因为细胞质遗传物质的分离具有 的特点,后代出现红花.花斑叶片植株:白花.花斑叶片植株的比例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每空1分,共10分)甲图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   

(2)小麦在a点时吸收K+是否需要能量        ,向培养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3)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研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乙图,则小麦幼苗吸收K+的方式是         ,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图中      段,d点后K+吸收速率不再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4)如果把小麦的叶肉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细胞壁与___   发生分离所致。如果将该细胞再放入清水中,细胞会出现       现象。

(5)如果把引起50%左右的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称之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下表是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不同作用时间下,记录一个视野中的某植物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数量如下图示(已知视野中共有细胞40个)

蔗糖溶液浓度

15秒

25秒

35秒

45秒

55秒

浓度A

5

9

13

14

14

浓度B

17

19

21

22

22

浓度C

26

28

29

31

31

浓度D

34

35

37

37

37

该表皮细胞液的渗透压(浓度)相当于蔗糖溶液哪一浓度?_________(填编号);蔗糖溶液作用的最佳时间约为__________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