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精子 B.病毒 C.变形虫 D.卵细胞 3.检验还原性糖.蛋白质.脂肪.淀粉的试剂分别是( ) A.斐林试剂.苏丹III.碘液.双缩脲试剂 B.苏丹III.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 C.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碘液.苏丹III D.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苏丹III.碘液 4.下列哪一组物质是DNA的组成成分( ) A.脱氧核糖.核酸.磷酸 B.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C.核糖.碱基.磷酸 D.核糖.脱氧核酸.磷酸 5.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 ) A.向左 B.向右 C.向左上方 D.向右下方 6.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储能物质分别是( ) A.蛋白质.脂肪 B.糖类.脂肪 C.脂肪.糖类 D.糖类.蛋白质 7.蓝藻和小麦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 ) A.核糖体 B.核膜 C.线粒体 D.叶绿体 8.细胞学说的内容不包括 ( ) 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及其代谢产物所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细胞是一切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9.细胞质中合成的酶等蛋白质分子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 ) A.核膜 B.核孔 C.胞间连丝 D.内质网 10.ATP 分子简式和 18个 ATP 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 ) A.A-P-P-P和18个 B.A-P-P-P和36个 C.A-P-P和36个 D.A-P-P-P和56个 1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 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静止的 12.能促使麦芽糖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麦芽糖酶 13.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合物是(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14.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水 B.胃黏膜上皮细胞吸收酒精 C.海带细胞吸收Iˉ D.细胞吸收脂肪酸 15.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 A.H2O B.K C.甘油 D.脂肪酸 1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17.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的数量比为1∶1.染色单体数为0时.该细胞处于( ) A.中期或后期 B.后期或末期 C.前期或后期 D.前期或中期 18.在细胞周期中.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19.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20.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加快 B.在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低 21.酶催化活性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是( ). (注:V为反应速度.t为反应温度) 22.西藏高原地区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50%.长期生长在此地的人.体内获得ATP的生理过程主要是( ) A.无氧呼吸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 D.磷酸肌酸中能量转移 23.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形成时失去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分别是( ) A.48 49 B.49 49 C.50 49 D.51 49 24.在叶绿体中提取叶绿素.选用下列哪一种叶片效果最好( ) A.厚.硬.似革质叶片 B.衰老.黄绿色的叶片 C.新鲜.幼嫩.色浓绿色的叶片 D.多浆质或有特殊气味的绿色叶片 25.ATP合成酶的合成是在 ( ) A.线粒体中 B.核糖体中 C.高尔基体中 D.内质网中 26.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是:( ) A. CO2.水.ATP B.丙酮酸.[H]和ATP C.水.[H].ATP D. CO2.[H]和ATP 27.下列化合物含N元素的一组是 ( ) A.血红蛋白和核酸 B.纤维素和核苷酸 C.葡萄糖和脂肪酸 D.乳糖和淀粉酶 28.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中.在滤纸条上相邻距离最远的两条色素带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 B.叶黄素和叶绿素a C.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D.叶黄素和叶绿素b 29.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 ) A.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 B.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质分开 C.染色体的螺旋化和复制 D.染色体的解螺旋化和染色体的分开 30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病毒 ②根霉 ③细菌 ④草履虫 ⑤蓝藻 ⑥酵母菌 ⑦衣藻 ⑧变形虫 A.①②⑥ B.③⑤ C.③⑤⑦⑧ D.②④⑥⑦⑧ 31.用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能量值可以绘制成一个能量金字塔.这是因为能量从上一个营养级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传递率大约是 ( ) A.5%-10% B.10%-20% C.50%-60% D.80%-90% 32.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 ( ) A.食物有机物中的碳 B.非生物界的碳酸盐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33.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④蒸腾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4.有人做了一个实验: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很干净无声.还是引起了其他椿象的逃跑.椿象间的联系是通过下列哪种信息传递的 ( ) A.营养信息 B.化学信息 C.物理信息 D.行为信息 35.有人将雄性柳天蛾带到遥远的地方释放.结果它飞行了46 km.又回到雌蛾所在地.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 ) A.雄蛾可感知方向 B.雄蛾有认路的本领 C.雄蛾听觉发达 D.雄蛾感受到了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 36.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盐酸 D.磷酸 37.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气温上升 B.全球性水资源短缺 C.植被的破坏 D.频繁的沙尘暴 3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个体的多样性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生物的多样性 39.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 (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 B.控制生产者的数量 C.增加食物链和扩大食物网 D.保持现有物种数目不变 40.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鱼总比草食性鱼的数量少得多.这是由于 ( ) A.湖泊中鱼的密度太大 B.湖泊中氧气不足 C.水鸟叼食肉食性鱼苗过多 D.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Ⅰ、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图表示碳在人体内的转移途径以及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循环流动,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中的X是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的,且与血糖调节有关,则X是胰高血糖素;若图中的X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它在效应T细胞内合成,并可干扰、破坏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则X是                   

(2) 如果图中g过程是不可逆的,则该过程发生在哺乳动物的                    。人体正常血糖浓度为80―120mg/Dl,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调节中枢在              

(3)能产生ATP的过程是(用图中字母表示)                         

(4)当某人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促进上图中的哪些生理过程的进行?(用图中字母回答)                 

(5)从高等生物新陈代谢角度看,完成a、b过程的细胞器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怎样的?

(6)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能发生c过程的可能是生态系统中的哪些成分?

Ⅱ、 下图仪器可用来测量细小活生物所吸收的氧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

时间(分)

0

10

20

30

40

50

萌发的豆

0

8. 0

16.O

24.0

32.0

40.0

蚯蚓

0

4.5

9.0

13.5

18.0

22.5

 

 

 

 

 

 

 

 

(1)起对照作用的Q管内应放置:                       

A.20粒死种子  B.20粒活种子  C.与P管等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 

D.与P管氢氧化钠溶液等量的清水  E.有孔的平台

(2)有色液滴会向哪个方向运动?并加以解释。

 

(3)在50分钟内,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然后再利用四条蚯蚓来重复实验。

①一位同学根据上表实验结果推断出下列的结论: “萌发的种子吸收氧气的速率较蚯蚓吸收氧气的速率快。”你认为这是否正确?并加以解释。

 

②在应用蚯蚓的那项实验中,预测有色液体在一小时后所移动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I.碳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图表示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角度看,能发生a、b两个生理过程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   ,从高等生物新陈代谢角度看,完成a、b过程的细胞器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如果图中g过程是不可逆的,则该过程发生在哺乳动物的                (器官)

中,促进g过程的激素是               。人体正常血糖浓度为80—120mg/Dl,血糖平衡

的神经调节中枢在            

(3)图中d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作用,I生理过程的场所是          

(4)在生态系统成分中,能够完成c过程的有                            

Ⅱ.科研人员发现: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来自胃内某些物质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时,该物质会刺激十二指肠产生某种分泌物,这种分泌物通过血液循环运至胰腺,能促进胰液的分泌。究竟是胃内的何种物质刺激了十二指肠产生分泌物,从而引起胰液的分泌呢?请回答以下探究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1)分析胃的内容物成分,发现其中含有:被消化的食物、盐酸和             

(2)取6只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饥饿两天并 ____________________,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只。

(3)分别向A、B、C三组小鼠的              内注入等量的上述三种成分。

(4)观察                                ,分析并得出结论。实验预测及结论:(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有毒物质的污染

  有毒物质是指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排放到生态环境之中而引起危害.这些物质主要是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农药化肥和放射性物质等.

  人类每年向环境排放大约几千至上万吨汞,大部分进入海洋,工业废渣中还有如锌、铜、铅和镉重金属等,而废水中更有氰化物、氟化物和酚等有毒物质.水俣湾事件是有名的海洋污染事件.1953~1968年日本熊县水俣湾遭到含汞污水的污染,原来一家日本的工厂把含汞废水、废渣排入水俣湾,汞进入鱼虾体内,猫鸟等动物和人因吃鱼虾而引起甲基汞的慢性中毒,因而得病.病人手脚麻木、听觉失灵、运动失调、严重时呈疯癫状态甚至死亡,人称水俣病.

  人们为防治病虫害和消灭杂草,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杀虫剂(如DDT、六六六等)和除草剂,同时又大量使用化肥来提高土壤肥力,这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目的,但从长远利益看,却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迁移、积累和富集.杀虫剂DDT就是其中一个实例.

  DDT是有机氯类农药,其特点是化学性能较稳定,易溶于脂肪,难分解而残留性强,我国在1983年起已禁用.由于DDT的化学物质与脂肪相类似,因而很容易积累于生物体内,特别是水域,通过食物链而逐级浓缩,因分解缓慢,常可积累到毒害的程度.如有的国家牛肉中DDT的残留量达0.88×,有的国家人体脂肪细胞中DDT的含量达到30..这些DDT就是通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而进行全球性扩散并沿着不同的途径进入动物和人体的.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还有一个积累和富集的过程.有机氯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很低,但通过食物链可以成千上万倍地在生物体内浓集起来.如美国旧金山北部休养圣地明湖,由于使用DDT,使湖中的鱼类和鸟类大量死亡.经分析证明,湖中浮游生物体内含DDT是湖水的265倍,小鱼脂肪中含DDT是湖水的500倍,食肉鱼的脂肪中含DDT是湖水的8.5万倍,这就是DDT沿“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食肉鱼(或水鸟)”的食物链逐级积累的结果,在生态学上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作用.

  1999年上半年,在比利时一些养鸡场,突然出现母鸡不生蛋、肉鸡生长异常等现象.4月下旬,该国农业部长经调查研究发现,某大型饲料公司生产的饲料中,竟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质——二噁(dioxin).由于使用受了污染的饲料,结果发现鸡脂肪中二噁的含量超过允许量的140倍,随后又在一些猪肉和牛肉中发现了二噁.比利时“二噁污染鸡”事件在世界掀起轩然大波,可能受到污染的食品包括鸡、鸡蛋、牛肉、猪肉、牛奶及数以百计的衍生产品,成为继疯牛病危机之后欧洲最大的一起食品污染案,其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与前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DDT、二噁等污染物的污染及对生物的毒害作用,涉及到生态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因而是高考跨学科考试中的热点,特别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热点.下面结合实际问题来分析一下这类问题的考法与解法.

  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DDT可杀灭各种蚊子和传播各种传染病的虱子.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说:“单独从预防疟疾病来看,DDT可能拯救了50000万生命”.但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进入人体可引起慢性中毒.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已知在许多化合物中硫可以取代氧,取代后的物质仍跟原化合物有相似的性质.

  下面是杀虫剂“DDT”和“1605”的结构简式: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杀虫剂1605本身对人畜毒性远强于DDT,但DDT已被禁用,而1605尚未禁用,这是因为________.

2.按照传播途径来分类,疟疾属于________传染病.

3.在过去,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  ]

A.DDT是挥发性物质

B.考察队将DDT带到了南极

C.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

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

4.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DDT的平均浓度.

请分析说明:

①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

②从表中可以看出,生物体内DDT的浓度的积累是通过________这条途径来实现的.

③人们在使用DDT的初期,杀虫效果十分明显,但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抗药性个体越来越多,这说明DDT的使用对害虫起到了________作用,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________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