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分)包括I、II两小题,请按要求作答:
I.(10分)某同学以菜花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30g菜花,去梗取花,切碎。
步骤二:将碎菜花放入研钵中,倒入10mL研磨液,充分研磨10min。
步骤三:在漏斗中垫上滤纸,将菜花研磨液过滤到烧杯中。在冰箱中放置几分钟,取上清液。
步骤四:将一倍体积的上清液倒入两倍体积的某溶液中,并用玻璃棒缓缓、轻轻地搅拌溶液。将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并改正该同学上述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 ___ ________。
(2)步骤二的目的是使菜花细胞破碎,释放并溶解DNA,加入的研磨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 。
(3)步骤四中所用“两倍体积的某溶液”为_______ _________,该溶液达到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的目的。需“缓缓、轻轻地”搅拌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
(4)鉴定步骤四所得絮状物是DNA的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II.(10分)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乙图为某种遗传病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_____ _____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____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片。
(4)假设控制某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与a(完全显性)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相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说明。
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5)假设某物质只有在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合成,基因(G、g)位于Ⅰ片段上,另一对等位基因(E、e)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两个不能合成该物质的亲本杂交,子一代均能合成该物质,子二代中能合成该物质与不能合成该物质的比例为9:7,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20分)包括I、II两小题,请按要求作答:
I.(10分)某同学以菜花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30g菜花,去梗取花,切碎。
步骤二:将碎菜花放入研钵中,倒入10mL研磨液,充分研磨10min。
步骤三:在漏斗中垫上滤纸,将菜花研磨液过滤到烧杯中。在冰箱中放置几分钟,取上清液。
步骤四:将一倍体积的上清液倒入两倍体积的某溶液中,并用玻璃棒缓缓、轻轻地搅拌溶液。将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并改正该同学上述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 ___ ________。
(2)步骤二的目的是使菜花细胞破碎,释放并溶解DNA,加入的研磨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 。
(3)步骤四中所用“两倍体积的某溶液”为_______ _________,该溶液达到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的目的。需“缓缓、轻轻地”搅拌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
(4)鉴定步骤四所得絮状物是DNA的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II.(10分)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乙图为某种遗传病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_____ _____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____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片。
(4)假设控制某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与a(完全显性)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相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说明。
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5)假设某物质只有在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合成,基因(G、g)位于Ⅰ片段上,另一对等位基因(E、e)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两个不能合成该物质的亲本杂交,子一代均能合成该物质,子二代中能合成该物质与不能合成该物质的比例为9:7,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11分)“白菜—甘蓝”是科学家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储存等优点。如图是“白菜—甘蓝”培育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培育成白菜—甘蓝植株,采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该过程应用的原理是______和__________。
(2)要制备“白菜—甘蓝”的人工种子,要在d步骤选取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________结构,包裹上人工种皮即可。
(3)在d过程培养中,培养基的成分通常包括水、______、有机营养和________等,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除必要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__________________。
(4)在a过程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最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
(5)要获得图中白菜和甘蓝的原生质体,首先需要分别除去白菜和甘蓝细胞的细胞壁。用以下材料和用具:紫色洋葱鳞片叶、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蒸馏水、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等,可除去细胞壁。在实验过程中要选取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而不用蒸馏水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采用特异性引物对另两种植物花椰菜和黑芥基因组DNA 进行PCR 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及纯种植株的鉴定。下图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再生植株1—4 进行PCR 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 中后代性状不分离的是 。
Ⅰ、烟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烟草含有一些对人类有害但能使人上瘾的物质,燃烧烟草时会产生尼古丁,烟焦油等有毒物质,因而吸食烟草不利于人体健康。下图是科研工作者利用烟草叶肉细胞培养抗虫烟草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酶与体内参与该过程的酶的最大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②需要用到酶是_______。①→⑥操作步骤中,属于基因工程操作范畴步骤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出⑥过程的具体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抗虫烟草体内能提取抗虫的毒蛋白,说明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5)将抗虫基因整合到烟草细胞某条染色体上,培养得到了一株转基因抗虫烟草。这株烟草自交产生的F1中有1/4的并不抗虫,被害虫啃食后而不能结种子。单株收集F1其它子代所结的种子,第二年将这些种子分别隔离种植,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大麻(2n=20)是一种雌雄异株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大麻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之分,由常染色体基因(A、a)控制;另一性状有抗病和感病(B、b)两种类型,但感病植株一般只有雄性个体表现出来,原因可能是某种配子死亡导致。以下是某生物小组完成的几组杂交试验结果,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子代性状 亲本组合 | 雌株 | 雄株 |
第一组: 高茎抗病(♀)×矮茎感病(♂) | 高茎抗病 | |
第二组: 高茎抗病(♀)×矮茎感病(♂) | 1高茎抗病:1高茎感病:1矮茎抗病:1矮茎感病 | |
第三组: 高茎抗病(♀)×高茎抗病(♂) | 3高茎抗病:1矮茎抗病 | 3高茎抗病:3高茎感病:1矮茎抗病:1矮茎感病 |
(1)在大麻抗病与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感病是_______性状。决定大麻抗病与感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2)根据三组杂交结果推测,第三组杂交试验的亲本基因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组和第二组杂交试验的子代都没有雌株出现,请你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感病雄株的花粉粒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_____________。
为了实现燃料供应来源多样化,如今,发展长期替代化石燃料的产品,如燃料酒精、生物柴油、沼气等的计划已经被列入我国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之中。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C4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燃料酒精)。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用甘蔗外植体为材料进行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请在下表中填出操作步骤第三步的名称。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 | 第五步 | 第六步 | |
主要操作步骤 | 配置培养基 | 外植体消毒 | 培养 | 移栽 | 栽培 |
(2)若上述过程是在中学生物组培实验室里进行的,则第三步需要使用酒精(包括酒精灯)。酒精(及酒精灯)在此的两个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2分)
(3)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将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配置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还要额外添加________________,并将pH值________,然后添加琼脂,在进行灭菌处理后,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经过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稀释,并涂布平板划线。
步骤4:筛选突变菌:挑选____________________菌落,即为耐高糖、耐酸特性的酵母菌。
(4)当第四步结束后,获得了大量幼苗。在此过程中,外植体通过脱分化产生________,然后通过调整植物激素比例,进行__________,形成具有芽和根的幼苗。
(5)甘蔗榨汁以后还有大量的蔗渣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它们__________________。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列举两种生物分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2分)
(6)突变菌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在获得这些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中加入DNA聚合酶的作用是:从引物的3′'端开始催化__________________。
(7)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