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需鉴定的有机物 |
用于鉴定的试剂 |
反应产生的颜色 |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
|
蛋白质 |
|
紫 色 |
淀 粉 |
碘 液 |
|
脂 肪 |
|
橘黄色 |
(2)鉴定DNA时,一般先将被鉴定物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mol/L NaCl溶液的试管中搅拌后,再加入___________试剂,混合后将其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若其中溶液颜色为_______________,而对照组试管中溶液为无色,则可确定被鉴定物为DNA。
|
使用材料 |
加入试剂 |
测定物名称 |
实验组 |
|
|
|
对照组 |
|
|
|
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2中的 和 。
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相互作用能产生颜色反应的原理,可以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需鉴定的有机物 |
用于鉴定的试剂 |
反应产生的颜色 |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
|
蛋白质 |
|
紫 色 |
淀 粉 |
碘 液 |
|
脂 肪 |
|
橘黄色 |
(2)鉴定DNA时,一般先将被鉴定物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mol/L NaCl溶液的试管中搅拌后,再加入___________试剂,混合后将其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若其中溶液颜色为_______________,而对照组试管中溶液为无色,则可确定被鉴定物为DNA。
|
使用材料 |
加入试剂 |
测定物名称 |
实验组 |
|
|
|
对照组 |
|
|
|
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2中的 和 。
大麦种子萌发时,淀粉酶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有人推测:胚产生了赤霉素,而赤霉素诱导合成淀粉酶。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假设:胚产生了赤霉素,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
实验:供选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如右图所示,X部分无胚(富含淀粉),Y部分有胚。 供选试剂——①蒸馏水 ②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步骤——请在下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
使用材料 | 加入试剂 | 测定物名称 | |
1 | X | 淀粉酶 | |
2 | ② | ||
3 | Y |
结果:若假设成立,1--3组的实验结果依次分别如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
大麦种子结构如图,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有人推测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课题一:赤霉素能否诱导淀粉酶合成
假设: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
实验:供选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X部分无胚,Y部分有胚),如图1(b)所示
供选试剂——①蒸馏水 ②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方法——请在下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
使用材料 | 加入试剂 | 测定物名称 | |
实验组 | |||
对照组 |
课题一:赤霉素能否诱导淀粉酶合成
图1
假设: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
实验:供选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X部分无胚,Y部分有胚),如图1(b)所示.
供选试剂——①蒸馏水;②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方法——请在下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
使用材料 |
加入试剂 |
测定物名称 |
实验组 |
|
|
对照组 |
|
|
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2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图2
课题二: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机理是否与基因表达有关
假设: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与基因表达有关.
实验:材料——同课题一
试剂——①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②放线菌素D(mRNA合成抑制剂);③亚胺环己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方法——设置三组,每组所用材料和加入试剂同课题一的实验组,定量测定生成物.16小时后,其中两组分别加入亚胺环己酮和放线菌素D,另一组作为对照.
结果:三组实验结果汇总于图3.
图3
讨论:①曲线b和c分别表示加入_________和_________后生成物量的变化.
②加入放线菌素D,最终和加入亚胺环己酮一样,都能抑制生成物形成,说明在种子萌发时的淀粉酶合成过程中,赤霉素的作用是影响基因表达的_________过程.
③曲线b和c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