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下图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系谱图,该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下。若Ⅱ3、Ⅱ6家庭无乙病史。(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
①下列属于该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
②Ⅲ9号的基因型是______ _ 。
③Ⅲ11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 。
④若Ⅲ9与Ⅲ12违法结婚,子女中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 ,同时患两种病的可能性是 。
(2)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
①A小组同学对该校各年级在校学生中红绿色盲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假设调查人数共2000人(男性1000人,女性1000人),调查结果发现有色盲患者15个(男性14人,女性1人),如果在该人群中还有38个携带者,则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是 。
②B小组想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则他们调查的对象是 。
③C小组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cter综合征(XXY)的孩子,但其父母均表现正常。其病因与双亲中的 方有关。
(09洪泽中学三模)(7分)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请回答:
![]() |
![]() |
(1)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 移动,把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换高倍镜观察,同时要调节 ,使光线变亮。
(2)图乙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2m×2m样方范围内进行的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的调查,圆圈表示个体。则这块地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株/m2,该方法称为 。
(3)某兴趣小组想探究蔬菜不同的叶在叶绿体色素含量上的区别,分别选择了菠菜“深绿叶”、“嫩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如图丙中A、B、C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组滤纸条是深绿叶的,依据是 。
(4)图丁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A、B、C、D、E过程分别叫 。
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图1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3号和4号上的B、b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2)图3是某家族遗传系谱(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分A、B、C三组开展以下研究性学习活动:
A组:小组同学对该校各年级在校学生中红绿色盲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假设调查人数共2000人(男性1000人,女性1000人),调查结果发现有色盲患者15人(男性14人,女性1人),如果在该人群中还有38个携带者,则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是 。
B组:小组同学想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则他们调查的对象是 。
C组:小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cter综合症(XXY)的孩子,但其父母均表现正常。请你帮助分析,其病因与双亲中的 有关。
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图1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3号和4号上的B、b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2)图3是某家族遗传系谱(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分A、B、C三组开展以下研究性学习活动:
A组:小组同学对该校各年级在校学生中红绿色盲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假设调查人数共2000人(男性1000人,女性1000人),调查结果发现有色盲患者15人(男性14人,女性1人),如果在该人群中还有38个携带者,则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是 。
B组:小组同学想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则他们调查的对象是 。
C组:小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cter综合症(XXY)的孩子,但其父母均表现正常。请你帮助分析,其病因与双亲中的 有关。
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图1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3号和4号上的B、b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2)图3是某家族遗传系谱(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分A、B、C三组开展以下研究性学习活动:
A组:小组同学对该校各年级在校学生中红绿色盲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假设调查人数共2000人(男性1000人,女性1000人),调查结果发现有色盲患者15人(男性14人,女性1人),如果在该人群中还有38个携带者,则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是 。
B组:小组同学想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则他们调查的对象是 。
C组:小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cter综合症(XXY)的孩子,但其父母均表现正常。请你帮助分析,其病因与双亲中的 有关。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