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过程存在无氧呼吸的是: A.植物叶片在光下放出O2 B.动物细胞内的糖分解为H2O和CO2 C.酵母细胞不产酒精的呼吸过程 D.苹果贮藏期间果肉积累酒精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分)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个经消毒的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A、B、C为相应生理过程进行的场所,①~⑥均为气体物质。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 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位置处。

(2)丙图内可表示二氧化碳的是__   ____(填序号);二氧化碳被消耗的场所在___    __

              __; A场所中发生的能量变化过程是__                                 

                 ___;进入C的⑦是指_____  _   ______和还原剂氢。

(3)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丙图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序号)        

(4)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5)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了5毫米,其原因                                

(6)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                 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 回答下列问题:

I.当植物缺水时光合作用速率将下降,有人通过实验对有关的生理机制进行了探究。实验前植株正常灌水,并给予正常光照及其他理想条件。自实验开始后,除实验组停止灌水令土壤逐渐干旱外,其他条件均不变。于停水处理后的第一天开始,每3d取样一次(早晨8:30 -9:30取样,叶片取自幼苗顶端第5至第6片叶),分别测定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胞间CO2浓度、叶片光合速率等数据,并绘制图像如下:(a曲线为对照组、b曲线为实验组)

(1)据图分析,O-6天内,丙图中b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6天后,乙图中b

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2)根据图像分析,6天后实验组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             ,此时增加光照        (能/不能)使五碳化合物含量迅速恢复。

II.如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1)图甲中的纵坐标数值的含意可以用图乙中的           (用字母表示);

(2)处于图甲中a-b段时,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有                   (用字母表示)。

(3)在图甲中的任一时刻,图乙中始终存在等式关系是                    

(4)若图甲是在最适温度、最适CO2浓度条件下测定的,则C点后可能的限制因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________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________。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了5毫米,其原因________。

(5)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________。

Ⅱ.丙图表示某C3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O2或CO2,丁图表示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为指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图中可表示O2的字母是________,图中c________(可以、不可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原因是________。

(2)在夏季晴天的正午,丙图a~f过程中可以发生的是________

(3)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___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22分)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无氧呼吸,操作如下:
配制5% 的葡萄糖溶液20 mL,经煮沸冷却后注入装置中的广口瓶中,向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培养液,最后以石蜡油封住瓶中液面。连接广口瓶与装有BTB溶液的试管,将装置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BTB溶液颜色及培养液的温度变化。(注:BTB溶液在CO2浓度为0.03% 时呈红色,当CO2浓度大于0.03% 时呈黄色,小于0.03% 时呈紫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首先将干酵母加入2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活化培养,图2是酵母菌活化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实验中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____点时的酵母菌作为材料,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进行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还应该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与上述实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一段时间后,对照实验中的BTB溶液仍然保持红色,实验组中的BTB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认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还需检测培养液中是否有___________产生。
Ⅱ.某小组同学查阅并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有关内容“植物的向重力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通常植物幼苗在水平放置时,根向地弯曲生长,表现为正向重力性;茎则背地弯曲生长,表现为负向重力性。植物的向重力性是由于重力引起根、茎器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差异生长。”随后,他们提出了问题:“植物的叶是否也有向重力性呢?”由此,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你参与其中,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假设】植物叶片具有向重力性
【实验材料】葱叶
【实验步骤】(1)选取葱叶并分组:用剪刀在葱叶的基部剪断,选择直的葱叶。
A组:葱幼叶;    B组:未成熟叶(介于幼叶与成熟叶之间);   C组:成熟叶
(2)固定:将A、B、C叶横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叶基端放在培养皿中,叶尖端放在培养皿缘外,在叶中部用透明胶将叶固定在培养皿缘上。
(3)加水:加清水于培养皿中,叶基浸入水中培养24小时。
(4)重复实验:重复多次。
【分析思考】
(1)从实验假设和步骤来看,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2)由于重力的作用,葱叶的生长素是如何分布的?                      
(3)上述固定葱叶的培养皿还需做怎样的外部处理,才能保证控制了变量?          
【实验结果】A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最大;B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较A组小;C组叶片几乎不弯曲;
【结论】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22分)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无氧呼吸,操作如下:

配制5% 的葡萄糖溶液20 mL,经煮沸冷却后注入装置中的广口瓶中,向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培养液,最后以石蜡油封住瓶中液面。连接广口瓶与装有BTB溶液的试管,将装置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BTB溶液颜色及培养液的温度变化。(注:BTB溶液在CO2浓度为0.03% 时呈红色,当CO2浓度大于0.03% 时呈黄色,小于0.03% 时呈紫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首先将干酵母加入2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活化培养,图2是酵母菌活化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实验中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____点时的酵母菌作为材料,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进行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还应该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与上述实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一段时间后,对照实验中的BTB溶液仍然保持红色,实验组中的BTB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认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还需检测培养液中是否有___________产生。

Ⅱ.某小组同学查阅并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有关内容“植物的向重力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通常植物幼苗在水平放置时,根向地弯曲生长,表现为正向重力性;茎则背地弯曲生长,表现为负向重力性。植物的向重力性是由于重力引起根、茎器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差异生长。”随后,他们提出了问题:“植物的叶是否也有向重力性呢?”由此,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你参与其中,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假设】植物叶片具有向重力性

【实验材料】葱叶

【实验步骤】(1)选取葱叶并分组:用剪刀在葱叶的基部剪断,选择直的葱叶。

    A组:葱幼叶;    B组:未成熟叶(介于幼叶与成熟叶之间);   C组:成熟叶

(2)固定:将A、B、C叶横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叶基端放在培养皿中,叶尖端放在培养皿缘外,在叶中部用透明胶将叶固定在培养皿缘上。

(3)加水:加清水于培养皿中,叶基浸入水中培养24小时。

(4)重复实验:重复多次。

【分析思考】

(1)从实验假设和步骤来看,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2)由于重力的作用,葱叶的生长素是如何分布的?                      

(3)上述固定葱叶的培养皿还需做怎样的外部处理,才能保证控制了变量?          

【实验结果】A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最大;B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较A组小;C组叶片几乎不弯曲;

【结论】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