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属于生物工程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营造华北、东北、西北防护林工程
B.建设小张庄农业生态工程
C.在南方建立桑基鱼塘生态工程
D.将某细菌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培育出抗棉铃虫新植株
下列属于生物工程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
A.营造东北、西北、华北防护林工程
B.建设小张庄农业生态工程
C.在南方建立桑基鱼塘生态工程
D.将细菌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培育出抗棉铃虫新植株
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
(Ⅰ)从某未发展乡村地区的土壤收集样本A,再由接近重工业的地点土壤收集样本B,A和B两样本各含不同细菌混合物。把等量的细菌样本A和样本B先分别悬浮在1毫升的液体培养基内,为抑制细菌分裂需要将A、B样本迅速在4℃环境储存。然后用接种针从每个样本液体培养基中各取一环,分别接种在不含镉和含有非致死剂量的镉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记数细菌菌落数,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1.在上述两种培养基上接种细菌的方法一般是________。
2.下列是关于样本A与样本B中抗镉细菌含量百分率存在差异的解释,其中合理的有( )
①B地点镉污染严重,诱导细菌发生抗镉定向变异
②A地点的细菌今后也有产生抗镉变异的可能性,这是变异不定向性特性的表现
③A地点抗镉细菌没有竞争优势,B地点的抗镉细菌具有竞争优势
④B地点的高镉含量对细菌的生存起着一定的定向选择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接种培养前,同时取出一部分样本A用化学品X处理,然后分别在无镉与含镉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如下:
上述两种培养基,从用于培养获得菌落的角度看应属于________培养基;从培养基的成分差异看应属于________培养基。两种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变化现象,说明样本A的细菌可能发生了________。
(Ⅱ)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主要是那些有机会接触因炭疽热致死的动物尸体及其制品的人,例如牧场工人、屠宰场工人等。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对宿主的专一性,以及在炭疽杆菌大量繁殖的过程中,因为细菌代谢产物的积累而使液体培养基变浑浊的现象,通过实验确诊。实验步骤如下:
1.第一步是进行________。即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2.第二步是挑选可疑菌落,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5℃环境下培养24小时。此过程中,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________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__(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3.第三步是取等量菌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实验组加入生理盐水配制的澄清噬菌体液,对照组加入________,置于35℃环境下培养6小时。如果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________(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写出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对健康人群来说,除________等外,许多表面组织都有真细菌定居,但当细菌性传染病流行时,就有可能引起人体致病。从题干信息可知,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属于________传播。
《日刊工业新闻》2002年12月17日报道说,日本广岛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所吉里教授日前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在蚕体内合成了人体胶原蛋白,引起人们的关注。
吉里教授把人体胶原基因注入蚕的受精卵,再从蚕茧中抽出了含有蛋白质胶原的丝纤维。丝纤维中的胶原蛋白含量约为1%。吉里教授认为,通过化学物质和酵素处理丝纤维,完全可以提取胶原。但如果希望其能应用于工业生产,则必须将丝纤维中胶原含量提高到5%至10%。
胶原蛋白是构成皮肤和软骨的蛋白质,在制药、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日本科研人员的成果,使得借助“生物工厂”大批量生产药用和化妆品用胶原蛋白成为可能,有望在化妆品以及血液凝固剂等药品原料生产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胶原蛋白基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胶原基因能在蚕细胞内表达,说明胶原基因已重组到蚕的__________分子内。
(2)不同生物之间基因重组的成功,说明了人和蚕遗传物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
(3)吉里教授在蚕丝中寻找胶原蛋白的过程属于基因操作基本步骤中的________。
A.提取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4)上述基因重组技术是在_____________领域中的应用。在此领域中基因工程还可应用于哪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