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元素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植物体内存在多种激素,激素之间相互协调来维持植物体的生命活动,生长素在多个生命活动调节中起作用。生长素抑制叶片脱落,而脱落酸促进叶片脱落。生长素能促进生长,赤霉素与之有协同作用,为了验证上述调节作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Ⅰ.验证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若干段,平均分成四组。

第二步:相同条件下培养

A组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组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组加入等量清水。

第三步:每隔12小时,测量一次茎切段长度,48小时后,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

(2)实验结果

在图中补充剩余一种情况的曲线。

Ⅱ.为验证生长素与脱落酸对叶片脱落的调节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1)材料用品:大叶黄杨枝条、培养皿、镊子、刀片、琼脂块、生长素溶液、脱落酸溶液、水。

 

(2)方法步骤

第一步:切取大叶黄杨枝条,共60枝,叶腋处如果有腋芽,需用镊子去掉。

第二步:取三个培养皿,并依次编号为A、B、C。

第三步:(用图示表示处理过程)

第四步:置于25℃恒温箱中,每隔12小时用镊子前端触压叶柄,观察其是否脱落。

(3)预期实验结果[脱落率=(脱落叶柄数/叶柄总数)×100%](提示:分别比较脱落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去掉腋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仿生学是生命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相互渗透、彼此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仿生材料是仿生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研究一些动物和植物活体的基础上,掌握生物所具有的生理功能,再设法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从而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一类新材料。

(1)研究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发现细胞膜既能保证细胞吸收所需物质,又能阻止有害物质的进入,这种功能特性称为_____________。

A.一定流动性

B.保护性

C.选择透过性

D.透过性

(2)人们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了一种人工半透膜,使之具有与细胞膜类似的功能,并利用这种仿生膜来实现渗透现象。下列哪些事物属于渗透现象_____________。

A.新鲜蔬菜撒上盐后,会产生菜卤汁

B.用薄膜技术脱水浓缩葡萄汁

C.胆固醇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组织

D.用渗析提纯含有NaCl的淀粉胶体

(3)海洋中有一种可以利用的能源叫海水盐度差能,利用这种能量发电称为盐度差发电,其原理是:在海水与淡水之间用半透膜隔开(如在江海入口处),由于渗透作用,使_____________水通过半透膜流向_____________水,使膜的_____________水一侧水位升高,大约可达25 m,然后让水冲击水轮发电机组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相关信息,请分析并回答: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池塘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塘内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限制鱼类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兴趣小组用标志重捕法对池塘内的青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兴趣小组要调查该区域群落的丰富度,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池塘周围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植物,科研人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

种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

收获种子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甲占优势

B.乙占优势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D.不能确定

(3)为了满足粮食需求,人们将荒地开垦为农田,这样的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相关信息,请分析并回答: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池塘属于         。池塘内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限制鱼类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该兴趣小组用标志重捕法对池塘内的青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         

(2)该兴趣小组要调查该区域群落的丰富度,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它们的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池塘周围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植物,科研人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

种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

收获种子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        

A.甲占优势   B.乙占优势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D.不能确定

(3)为了满足粮食需求,人们将荒地开垦为农田,这样的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9分)某兴趣小组长期对某草原进行调查,下列分别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人的食物结构示意图(图甲)和草原物种数与样方面积关系图(图乙),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草原属于                 。草原具有的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兴趣小组用标志重捕法对草原内的某草食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若所选用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               。直接决定草食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

                                            

(3)在图甲中,如果人的膳食结构为:70%来自植物、20%来自草食动物、10%来自肉食动物,若能量传递率为10~20%,则人获得能量至少占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的            (用分数形式表示)。

(4)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所以,在为调查该草原物种丰度而确定样方面积时,应取            为宜。

(5)该小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草本,小组成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             

A.甲占优势      B.乙占优势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D.不能确定

以上也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