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分)如右图是从某生物组织分离出来的细胞结构示意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细胞最可能取自( )
A.人的口腔上皮 B.植物成熟叶肉 C.植物茎尖分生区 D.植物根尖成熟区
(2)大肠杆菌与该细胞结构最主要的不同是没有[ ]__________;
若该细胞被某种病毒寄生,则合成病毒衣壳的场所是[ ] __________。
(3)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填标号),
能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填标号)。
(4)若需将某抗虫基因导入该细胞,又要避免抗虫基因通过花粉传播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可
以考虑将抗虫基因导入该细胞的___________结构中。
(5)在该生物体内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中,若用一定手段完全去除结构[ ⑨ ],培养几天
后再观察分裂的细胞,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细胞可作为下列哪些生物实验的材料:___________(多选)
A.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C.观察细胞的线粒体 D.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I.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右图表示干细胞继续发育的三个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氨基酸被B细胞从外界吸收,在游离核糖体中合成多肽,共穿过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2)若D细胞分泌物是某种分泌蛋白,则
其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体现了生物
膜的 ___特点。脂质的合成与图
中的 (填数字序号)有关。
(3)个体发育过程中,导致C细胞和D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如果在增殖过程中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DNA分子受损,使 发生突变,则会产生癌细胞。
(4)D若是人体细胞,则人在安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消耗同样多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前者 后者(填多于、少于或等于)。
(5)植物细胞与图中A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比,前者的主要特点是 。
Ⅱ。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某地A,B 0C三个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 |
A区域 |
B区域 |
C区域 |
非生物因素 |
A区域 |
B区域 |
C区域 |
草 |
3 |
5 |
9 |
风速 |
低 |
高 |
高 |
蕨类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米的光强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5 |
4 |
2 |
土壤湿度(%) |
48 |
35 |
15 |
松树 |
0 |
2 |
0 |
土壤的有机物(%) |
6.5 |
3.8 |
2.5 |
落叶树 |
15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含氮量(mg·kg-1) |
9.4 |
2.5 |
2.4 |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区域是 。B区域草、蕨类植物、灌木、松树以及落叶树都有分布,体现了群落结构的 现象。
(2)A区域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表中列举的以外,生态系统的结构还应该包括 。
(3)调查A区域草本植物上的蚜虫密度,应该采用 法。据表中非生物因素分析,落叶树在C区域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任说一点理由)。
(4)右图代表A区域所形成的某条食物链,若戊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乙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丁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则甲种群最少可获得的能量是 kJ。
(5)将C区域的植物全部去除,改为农田,容易造成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其原因是 。
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从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1.幽门螺杆菌的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区域称为 。
2.上图4支试管分别代表4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3.5g/L)中的生长状态,其中②号试管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由图判断,该菌在 条件下不能生长。产甲烷细菌的生长状态最能由试管 代表。
3.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
成分 | 葡萄糖 | KH2PO4 | MgSO4 | NaCl | CaSO4 | CaCO3 | 琼脂 | 蒸馏水 |
含量 | 10g | 0.2g | 0.2g | 0.2g | 0.2g | 5g | 3.5g | 1L |
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置于37℃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比刚接种时 ,主要原因是: 。
幽门螺杆菌形态如图所示,该菌在人体中可引起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4.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7,人体胃腔内pH在1~2之间,但胃粘膜的粘液层靠近上皮细胞侧pH为7.4左右。若幽门螺杆菌随食物进入胃腔,结合其结构特点以及能导致胃溃疡的特性,推测该菌在胃内如何存活?
5.依据以上题中信息分析幽门螺杆菌是否属于古细菌? 。原因是 。
I.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右图表示干细胞继续发育的三个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氨基酸被B细胞从外界吸收,在游离核糖体中合成多肽,共穿过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2)若D细胞分泌物是某种分泌蛋白,则
其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体现了生物
膜的 ___特点。脂质的合成与图
中的 (填数字序号)有关。
(3)个体发育过程中,导致C细胞和D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如果在增殖过程中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DNA分子受损,使 发生突变,则会产生癌细胞。
(4)D若是人体细胞,则人在安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消耗同样多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前者 后者(填多于、少于或等于)。
(5)植物细胞与图中A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比,前者的主要特点是 。
Ⅱ。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某地A,B 0C三个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 | A区域 | B区域 | C区域 | 非生物因素 | A区域 | B区域 | C区域 |
草 | 3 | 5 | 9 | 风速 | 低 | 高 | 高 |
蕨类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米的光强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5 | 4 | 2 | 土壤湿度(%) | 48 | 35 | 15 |
松树 | 0 | 2 | 0 | 土壤的有机物(%) | 6.5 | 3.8 | 2.5 |
落叶树 | 15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含氮量(mg·kg-1) | 9.4 | 2.5 | 2.4 |
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从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1.幽门螺杆菌的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区域称为________。
2.上图下图4支试管分别代表4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3.5 g/L)中的生长状态,其中②号试管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由图判断,该菌在________条件下不能生长。产甲烷细菌的生长状态最能由试管________代表。
3.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
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置于37℃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比刚接种时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幽门螺杆菌形态如右图所示,该菌在人体中可引起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4.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7,人体胃腔内pH在1~2之间,但胃粘膜的粘液层靠近上皮细胞侧pH为7.4左右。若幽门螺杆菌随食物进入胃腔,结合其结构特点以及能导致胃溃疡的特性,推测该菌在胃内如何存活?
________
5.依据第十题中信息分析幽门螺杆菌是否属于古细菌?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