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图4-47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则下列选项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下图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2)对该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在一定范围内,t1时进行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在t2时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30只,标志的10只,该鼠的种群数量应为   

A.大于100只  B.等于100只  C.小于100只  D.约为75只

(3)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4)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       判断的根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种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名称是                         ,含有            条染色体单体;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2)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                                   ,发生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                                           

(3)图2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3的                 段;基因的自由结合定律发生在图3的                      段。

(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                  (填字母)。

(5)已知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若下图所示该种动物产生的卵细胞。请依据此图,绘出该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变化。丁、戊分别表示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a、b对应的时刻,a、b两个时刻的生物学意义是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两种情况):                   

(3)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C3的含量             (填“多”或“少”);乙图中如果在C点时温度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4)影响图丁中E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若适当升高温度,则F点将向                 移动。

(5)图戊中的数据需要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测量吗?                       ;氧浓度为                 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两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条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_______(填“多”或“少”)。(4)乙图如果在A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光强
照光时间
结  果
2008lx
(弱光)
0.5h
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
2 h
4 h
12 h
4000lx
(强光)
1 min
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
4 min
10 min
30 min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                  。
②由此进一步推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因素?_________,
③据测定,花菜豆苗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32mg的O2,则该植物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2量为____________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B.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c对应图3中的AB段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图2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CD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