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尿的生成过程 尿是在肾单位和集会管中生成的.其生成的基本过程为: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②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作用,③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排泌作用生成终尿. 1.肾小球的稳过作用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液有形成分及血浆中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的可透过滤过膜.进人肾小囊内形成原尿. 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两肾肾小球滤过的滤液量.大约是125ml/min.两侧肾脏24小时的滤过量约为180L. 决定及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包括: (1)滤过膜是指血浆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肾小囊所跨越的膜性结构.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结构基础.膜上有大小不等的孔道.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孔道法过.滤过膜还有负电荷.能阻止带负电荷的物质通过滤过股.可以把滤过膜看作选择性滤器.病理情况下.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加.尿中可出现蛋白质.即蛋白尿.甚至出现红细胞.即血尿.正常成人滤过膜的总面积约为1.5m2.面积减少可使滤过率降低.出现少尿或无尿. (2)有效滤过压是使血浆通过滤过膜而滤出的净压力.为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是推动血浆滤出滤过膜的力量.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是对抗滤出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的变化则是影响有效滤过压的因素.即可影响原尿生成量.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主要取决于全身动脉血压的高低和出入球动脉的口径.当动脉血压在80-180mmHg时.通过肾血流量自身调节.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变化不大.有效滤过压变化也不大.当动脉血压低于80mmHg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使有效滤过压降低.引起少尿或无尿.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在生理情况下变动不大.因而对有效滤过压和原尿量的影响很小.但在静脉快速注入较大量的生理盐水时.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增加有效滤过压.发生尿路结石.肿瘤压迫引起输尿管堵塞时.可使囊内压升高而降低有效滤过压.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每昼夜生成原尿量约180L.而终尿量却只有1L-2L.为原尿量的1%.这是由于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将其99%的液体又重吸收回血液.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某些成分重新返回血液的过程称为重吸收. 近曲小管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重吸收有两种方式.即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K+.Na+在肾小管吸收是主动的.Na+重吸收所造成的管内外电位差.引起Cl-的被动重吸收. 只有近曲小管有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但其重吸收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其限度就不能全部重吸收.在尿中出现糖称为糖尿. 当尿液中开始出现糖时.血浆中糖的最低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人肾糖阈为160-180mg%. 水的重吸收是被动的.在近曲小管和髓襻主要是伴随溶质的吸收而吸收.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还要受激素影响.其重吸收率决定体内的含水量.当体内水分多时.水重吸收减少.体内水分少时.则重吸收增加.以保证机体的水平衡.水的重吸收率在99%以上.重吸收率改变1%.就会引起终尿量成倍的变化.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肾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称为排泄,肾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生的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分泌和排泄都是通过肾小管细胞进行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都进入小管液中.所以通常对两者不作严格区分. (1)K+的分泌:主要由远曲小管.集合管分泌.由于Na+的主动重吸收.使管内为负.管外为正的电位差.K+就顺着这一电位差被动扩散入小管液.形成K+-Na+交换. (2)H+的分泌: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都能分泌H+.这是依赖H+泵的主动运转过程.分泌到管腔液中的H+.可与管腔液中的HCO3-结合成H2CO3.H2CO3分解成 H2O和CO2.此CO2通过细胞膜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在其中的碳酸酐酶的作用下.CO2与H2O结合成H2CO3.它立即离解成H+和HCO3-.H+分泌到管腔液中.由于电位差而促进Na+的吸收.形成Na+-H+交换.细胞内形成的HCO3-.由于膜的特性只能通过小管上皮细胞的基底膜一侧扩散入细胞间液最后吸收到肾小管毛细血管中.而进入血液循环.因此H+的分泌既可促进Na+的吸收.又可促进HCO3-的吸收.而 NaHCO3是人体的碱贮.这种排酸保碱作用对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K+-Na+交换与H+-Na+交换之间有相互竞争作用.当K+-Na+交换增多时.H+-Na+交换减少,反之.当机体酸中毒时.H+生成增多.H+-Na+交换加强.从而抑制了K+-Na+交换.所以.酸中毒时.常有血K+增高的现象. (3)NH3的分泌:氨是脂溶性物质.可扩散到小管液中与H+结合成NH4+.降低小管液的H+浓度.有利于H+的再分泌.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癌细胞的特点包括细胞的无休止和无序的分裂,并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性。癌症是一组疾病,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并由原发部位向它处扩散,这种扩散如果不能控制,将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癌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请完成下列一组有关癌症及其治疗的问题。?

(1)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     (填写序号)。?

A.紫外线?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E.葡萄糖?

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辐射?

(2)化学治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细胞周期的_________期。化学治疗还可以采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DNA和________的合成,从而影响了癌基因的遗传信息的哪些传递过程的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中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放射疗法与化疗相比,对患者全身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 。?

(4)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血管内壁细胞的倍增时间约为1年。而持续的和不受调节控制的血管生成则出现于大量病态、肿瘤转移和内皮细胞的异常生长中,这种血管生成速度十分迅速,这些血管对于癌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体外培养10个癌细胞,36小时后,癌细胞数目达到了80个,据此推测这种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癌细胞的特点包括细胞的无休止和无序的分裂,并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性。癌症是一组疾病,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并由原发部位向它处扩散,这种扩散如果不能控制,将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癌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请完成下列一组有关癌症及其治疗的问题。?

(1)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     (填写序号)。?

A.紫外线?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E.葡萄糖?

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辐射?

(2)化学治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细胞周期的_________期。化学治疗还可以采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DNA和________的合成,从而影响了癌基因的遗传信息的哪些传递过程的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中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放射疗法与化疗相比,对患者全身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 。?

(4)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血管内壁细胞的倍增时间约为1年。而持续的和不受调节控制的血管生成则出现于大量病态、肿瘤转移和内皮细胞的异常生长中,这种血管生成速度十分迅速,这些血管对于癌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体外培养10个癌细胞,36小时后,癌细胞数目达到了80个,据此推测这种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