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果把某细胞染色体上的一分子DNA两条链用32P标记,此细胞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含有标记链的细胞占
A 1/2 B 1/4 C 1/8 D 1/16
下图中a表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及基因组成,b表示该个体形成配子时某对染色体的行为;下表中显示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请据图表分析回答:
(1)图a中不可能存在于异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________号;若不发生图b行为,则图a果蝇形成的配子中含有3个隐性基因的染色体组有________种;试举一例:________。
(2)图b细胞名称为________,该细胞最终形成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
(3)该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若只考虑体色和眼,则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理论上F1不同于亲本类型的个体中纯合体比例为________。如再取F1中全部灰身个体并自由交配,则F2中不同体色的表现型之比为________。上述有关基因的传递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
(4)图b所示变化可导致后代变异,这种变异原理是________;贫铀产生的α粒子引起人的DNA碱基序列变化则属于________这一原理。请在下图方框中绘出图a果蝇产生的含4个隐性基因的配子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图。
(5)请预测:果蝇种群中白眼和红眼在雌雄类型中的比例大小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果蝇细胞中不可能存在6+XX染色体组成的是
[ ]
A.次级精母细胞 B.雌果蝇体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
(7)现有甲、乙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两瓶中♀、♂各半,甲瓶中既有长翅又有残翅,乙瓶中全为长翅,且甲、乙两瓶中长翅基因型有差异。请设计实验证明亲子关系,并预测结果。
(8)现代生物学研究果蝇的性状,不再仅仅单独研究某一种蛋白质及其作用机理,而是研究“蛋白质组”,以力求整体把握细胞(生物体)的功能。有人认为将“蛋白质组”定义为“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不如“一种细胞内存在的全部蛋白质”更为准确且便于研究。试评价该观点。
下图中a表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及基因组成,b表示该个体形成配子时某对染色体的行为;下表中显示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请据图表分析回答:
(1)图a中不可能存在于异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________号;若不发生图b行为,则图a果蝇形成的配子中含有3个隐性基因的染色体组有________种;试举一例:________
(2)图b细胞名称为________,该细胞最终形成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
(3)该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若只考虑体色和眼,则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理论上F1不同于亲本类型的个体中纯合体比例为________。如再取F1全部灰身个体并自由交配,则F2中不同体色的表现型之比为________。上述有关基因的传递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
(4)图b所示变化可导致后代变异,这种变异原理是________;贫铀产生的a粒子引起人的DNA碱基序列变化则属于________这一原理。
(5)请预测:果蝇种群中白眼和红眼在雌雄类型中的比例大小并说明理由。
(6)下列果蝇细胞中不可能存在6+XX染色体组成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
B.雌果蝇体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
(7)现有甲。乙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两瓶中雌雄各半,甲瓶中既有长翅又有残翅,乙瓶中全为长翅,且甲、乙两瓶中长翅基因型有差异。请设计实验证明亲子关系,并预测结果。
(8)现代生物学研究果蝇的性状,不再仅仅单独研究某一种蛋白质及其作用机理,而是研究“蛋白质组”,以力求整体把握细胞(生物体)的功能。有人认为将“蛋自质组”定义为“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不如“一种细胞内存在的全部蛋白质”更为准确且便于研究。试评价该观点。
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某自主学习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同学甲: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是最主要的,只要把握了染色体变化的规律,就掌握了有丝分裂的特征。
同学乙:我同意甲的看法。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能精确地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这有利于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在遗传上保持稳定性。
同学丙:有丝分裂过程中其他结构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例如纺锤体的形成就是染色体平均分配的重要条件。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的出现,尽管染色体也要经过复制,但无法实现平均分配。
同学丁:我同意丙的意见。其他结构像动物细胞中心粒的复制、核膜与核仁的消失和重现都是很重要的现象,再如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线粒体为有丝分裂提供能量等,都不能忽视。
同学乙:在研究有丝分裂时,我发现一个规律:果蝇的染色体数为8条,各时期染色体数目分别为间期8条→前期8条→后期16条→末期8条,而着丝点的变化也是如此。即着丝点数与染色体数目始终保持一致。
同学丁:还有一个规律: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为8条,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为16个;在后期染色体数为16条,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也是16个。故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目不一定相同。
同学甲:如果考虑到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中也含有DNA分子,那么有丝分裂过程的各个时期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目都不相同。
我的观点:________。
在某一特定的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入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
(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 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 而黏合。
(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代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
(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