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指导] 例1 父母色觉正常.弟弟色盲的正常女人和一个正常的男人结婚.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几率是多少? A 1/4 B 1/8 C 1/16 D 1/2 析 隐性色盲致病基因和其正常显性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色盲弟弟(XbY)的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其父母表现正常.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据此推知.正常女子的基因型为XBXB和XBXb.当其为 XBXb时和正常男子婚配才有1/4的可能生出色盲的儿子.由于正常女子是XBXb的可能性为1/2.所以.生色盲儿子的总几率是1/2×1/4=1/8.答案选B. 例2 分析其遗传类型.并回答问题: 供选择项的符号: A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各遗传系谱.回答所属遗传类型. (1)甲遗传系谱所示遗传病可能是 . (2)乙遗传系谱所示遗传病可能是 . (3)丙遗传系谱所示遗传病可能是 . (4)丁遗传系谱所示遗传病可能是 . 析 做这类题要从典型系谱入手进行判断.基因不是坐落在常染色体上就是在性染色体上.首先看甲系谱图.系谱中的8和9号个体表现正常却生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判断其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排除X隐性遗传.两系谱图中.11号女患者有正常的儿子.可排除件X隐性遗传,4号男患者有正常的女儿.可排除伴X显性遗传,10和11号都患病却生有一个正常的儿子.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丁系谱中.7号女患者有正常儿子.5号男患者有正常的女儿.同理.可排除伴X隐.显遗传病,8和9号表现正常却有患病的子女.同理.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最后分析乙系谱图.从系谱中的亲手代表现型上分析.不能排除上述四种遗传病的任何一种.因此.动图谱可能是四种遗传病中的任何一种. 答案 甲为B.已为A.B.C.D.丙为A.丁为B. 例3 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窄叶个体各半时.其亲本基因型为 . (4)若后代性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析 首先.要了解可能涉及到的基因型即XBXB.XBXb(因Xb雄配子致死.故无 XbXb雌株)两种雌植株基因型:XBY.XbY两种雄植株基因型.根据题意:(1)后代全是宽叶雄株个体.其基因型应为XBY.XB来自母本.Y来自父本.说明雄雌亲本均产生了一种活性配子.所以.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2)后代全为宽叶.雌.雄各半.由于后代有雌雄株.说明雄性亲本产生两种活性配子.基因型应为XBY,后代没有窄叶雄株个体.说明雌性亲本没有产生带Xb的配子.所以.雌性亲本基因型应为XBXB.(3)后代全为雄株.宽.窄叶个体各半.后代无雌植株个体.说明雄性亲本基因型为XbY,后代宽.窄雄性个体各半.说明雄性亲本产生了XB和Xb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可判断其基因型为XBXb.(4)后代性别比为1∶1.说明后代有雌性个体.就判断雄性亲本基因型应为XBY,后代有宽窄叶个体.可推知雌性亲本产生了两种配子:XB和Xb.其基因型应用XBXb. 答案(l)XBXB.XbY,(2 XBXB.XB Y,(3)XBXb.XbY,(4)XBXb.XBY [巩固练习]58.正常女人具有的性染色体是 A XY B XX C YY D XO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14分)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D与d)控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右图是花瓣细胞中色素形成的代谢途径示意图。某科学家将一株紫花宽叶植株和一株白花窄叶植株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紫花宽叶,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有315株为紫花宽叶、140株为白花窄叶、105株为粉花宽叶。请回答:

(1)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的         是隐性性状。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      定律。

(2)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让F2中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在每株紫花植株产生的子代数量相等且足够多的情况下,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粉花植株占的例为   

(3)控制花色与叶片宽度的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F1植株的基因型是      

(4)某粉花宽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花窄叶植株,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后代中宽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1)研究人员将S1和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的变化如A图和B图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C图,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C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2)科研人员对池塘中的鲫鱼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调查鲫鱼的种群数量所用的方法是      ,C点时鲫鱼的年龄组成为     

②图示过程中该鲫鱼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      型。在      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      点时,达到了种群的环境容纳值。

③该图所示的原理在生物捕捞中有什么指导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与质白质有关的计算

  (1)蛋白质的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数一肽链数;

  (2)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氨基(-NH2)数=至少含有羧基(-COOH)数=肽链数;

  (3)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个数-18×脱去水分子数;

  (4)不考虑DNA上的无遗传效应片段、基因的非偏码区、真核细胞基因的内含子等情况时,DNA(基因)中碱基数:信使RNA中碱基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6:3:1

  例1.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自1987年8月,我国首次将大麦、青椒、萝卜等植物种子放入卫星搭载太空,至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飞船成功着陆,已经有上百种被子植物的种子遨游太空。返回地面的种子种植后,经过反复试验和筛选,一系列新品种如抗病番茄、大型青椒、优质棉花、高产小麦等相继诞生。请回答:

  (1)在“神舟三号”升空时,泰和乌鸡卵也有幸遨游太空,泰和乌鸡卵经太空返回地面后孵化,和没进入太空的乌鸡卵比较,孵化率是否更高?___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你认为“航天育种”选育出来的产品,会不会像“转基因食品”一样对人体存在安全问题呢?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               _____。

  (3)“航天育种”是我国首创的研究领域,除此之外,在空间站、飞船等航天器中,从事空间植物学研究可以有哪些方面的应用?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试举两例:

____                  ____;_____               ___。

  (4)某纯系不抗病的番茄种子搭乘飞船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一些植株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抗病性状。假设抗病与不抗病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请利用已知的实验材料,设计配种方案,来鉴别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注:番茄为自花传粉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元。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    

(2)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3)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m2

0

2

3

3

4

12

4

2

3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