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继续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工程”,“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国要从环境保护中求发展。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①可用转基因育种等方法,培育新品种,此法的原理是 。优点是 。
使用的基因操作工具有 。
②农民在浸种、催芽时,种子开始主要靠 作用吸水,发芽后主要靠 作用吸水。这时种子体内与发芽前相比较,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是:水分 、无机盐 、有机物种类 、有机物含量 。
③培育秧苗时用相关颜色的光照射,如红光照射下,光合产物中 含量较多;用薄膜覆盖,使膜内温度 ,种子 作用加强,为萌发提供了足够的 。
④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可采用 、 、 适当增加CO2 浓度、增大昼夜温差、合理施肥、合理灌溉、中耕松土(目的是促进 和 )、防治害虫(为避免环境污染,可进行生物防治,或通过使用昆虫激素手段来减少虫害)、除草等方法以增加产量。
(2)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进行西部大开发,首先要了解各地自然条件,如:
①“祁连雪水灌三州”是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景象的写照,它说明了 是重要水源, 不足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生态因素。“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西南山区山高谷深,也说明本地区的气候在 结构上变化显著,造成“一山分四季”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
②我国西部地区干旱缺水,为改善这种状况可采取植树种草等的措施,因为森林和草地具有保持水土、 和 等功能。
(3)西部大开发必须注意改善和保护西部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不断的 和 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②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时,它能通过自动调节来维持正常功能。这种调节能力有大有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各个营养级的 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 。但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 时,生态系统将失去稳定,其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如大量砍伐树林,则森林就会被毁灭且很难再呈原貌,这说明森林生态系统的 较差。
Ⅰ.下图Ⅰ表示某类植物固定和还原CO2的过程,图Ⅱ表示的是A、B、C三类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气孔的开放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Ⅰ所示植物在固定CO2的过程中与C4植物的共同点是
,但此类植物在叶片结构上与C3植物是相同的,区别于C4植物的是 。
(2)图Ⅰ植物夜晚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其原因是
。白昼这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还可以由 产生,与此相关的细胞器是 。
(3)图Ⅰ所示植物属于图Ⅱ中的 类。这类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是 。
(4)图Ⅰ植物光合作用特点是与生活相适应的,推测此类植物最可能的生活环境是
。
(5)图Ⅱ中B类植物中午时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Ⅱ.下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表乙是对甲图中群落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
。若甲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
(2)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
(3)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R=
,其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Y、Z分别代表甲图中的A、B、C且构成一条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中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较高,约为24.3%
C.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8.707×104kJ
D.由于该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会变化
(5)丙图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 关系,使其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08江西师大附中三模)鸡的性别决定是由Z和W两条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其特点是雄性为ZZ,雌性为ZW。鸡的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只含d基因的受精卵会在孵化前死亡。该基因的杂合型雄鸡与正常雌鸡交配,产生120只成活的雏鸡,则:
(1)在这些雏鸡中,期望能得到的雄鸡和雌鸡数目分别是 。
(2)上述实例中,作为亲本的两只鸡的基因及染色体组合形式分别为:雄 ,雌 。家鸡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雌、雄芦花鸡与雌、雄非芦花鸡各若干。设计一个方案,单就毛色便能辨别雏鸡的雌、雄。
(3)选择的亲本鸡,母鸡的表现型及基因型是 ;公鸡的表现型及基因型是 。
(4)方案是 。
若此方案可行,辨别雏鸡雌雄的依据是 。鸡的毛色遗传是非伴性遗传,现有一只灰毛公鸡和一只表现型相同的母鸡交配,子一代小鸡有15只灰毛,6只黑毛,8只白毛(毛色基因分别是A、a表示)。则:
(5)上述亲本两只鸡的基因型是 ;该性状的遗传为 遗传,判断依据是 。
(6)预计一只灰毛公鸡和一只黑毛母鸡交配会有什么结果?
。
将燕麦胚芽鞘的胚根及芽顶端4 mm切去,再将剩余的10 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置于25℃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天,下表显示实验结果: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1) | 2天后的平均长度(mm) | |
胚芽 | 胚根 | |
10-13 | 12.3 | 11.3 |
10-12 | 12.3 | 12.1 |
10-11 | 12.7 | 12.7 |
10-10 | 13.5 | 13.6 |
10-9 | 14.7 | 12.6 |
10-8 | 16.0 | 12.0 |
10-7 | 15.1 | 10.9 |
10-6 | 12.2 | 10.0 |
10-5 | 10.8 | 10.0 |
10-4 | 10.0 | 10.0 |
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2)为什么要切去胚根及胚芽的顶端部分? 。
(3)为什么要用10条一组而不用1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
(4)胚芽和胚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 、 。
(5)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 。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两例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分析:
(1)该小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4年来全校3262名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全体学生进行某遗传病发病率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调查对象 表现型 | 2004届 | 2005届 | 2006届 | 2007届 |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
遗传病 | 正常 | 404 | 398 | 524 | 432 | 436 | 328 | 402 | 298 |
患病 | 8 | 0 | 13 | 1 | 6 | 0 | 12 | 0 |
该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得出该病遗传具有 特点。并计算出调查群体中该病发病率为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遗传病可能是 (常、X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病。
(2)同时该小组同学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了调查,他们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人类遗传性斑秃(早秃),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一般从35岁开始以头顶为中心脱发。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属从性遗传。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现型都与性别有密切关系,但是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该小组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 家庭数 | 类型 | 子女情况 | ||||
父亲 | 母亲 | 男性正常 | 女性正常 | 男性早秃 | 女性早秃 | ||
1 | 5 | 早秃 | 正常 | 1 | 2 | 2 | 1 |
2 | 2 | 正常 | 早秃 | 0 | 1 | 2 | 0 |
3 | 15 | 正常 | 正常 | 8 | 9 | 3 | 0 |
4 | 1 | 早秃 | 早秃 | 0 | 1 | 1 | 0 |
请回答 (相关基因用B、b表示) :
①第 组家庭的调查数据说明早秃不符合一般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②请简要说出早秃患者多数为男性的原因
。
③第4组家庭女儿和儿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
(3)上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
(4)①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
。
②为避免生出葛莱弗德氏综合征患者,该母亲怀孕后应及时接受产前检查。检查方法是抽取羊水获得胎儿细胞,运用 技术大量扩增细胞,用 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制作 进行观察。
(5)右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家系图。
①为研究发病机理,通常采用PCR技术获得大量致病基因,该技术成功的关键是要有 酶。
②正常女性人群中该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0000,7号与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