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神经肌肉节点处,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A.扩散,不消耗能量
B.胞吐,消耗能量
C.胞吐,不消耗能量
D.主动转运,消耗能量
神经肌肉节点处,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扩散,不消耗能量
胞吐,消耗能量
胞吐,不消耗能量
主动转运,消耗能量
(16分)回答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下图1是突触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图1的结构中,当神经冲动传到末梢时,结构1 中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 发生变化。结构3的化学本质是 ,它对递质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神经调节中神经递质的作用是 。
2.结构1及其内物质的形成与细胞内的 (填细胞器名称)有关。乙酰胆碱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有关。
3.图1中神经冲动由A→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的具体过程是 。
4.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2示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据图可知 a线段表示 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mv。
图甲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请据图完成以下分析:
5.在图甲中,在②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 次偏转。
6.如果把图甲看做一个反射弧,则 (填编号)为感受器。
7.图乙中 是兴奋部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这是由于 造成的,其物质运输方式是 。
8.若剥离出一条与蛙的小腿肌肉相连的神经,在这条神经上离肌肉6mm的A处给予刺激,小腿肌肉在4.5ms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48mm的B处给予刺激,肌肉在5.2ms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这条神经上的传导速度是 。
(I)现代考古证实,玉米起源于一种生长在5000多年前,墨西哥米切肯洲巴尔萨河流域的野生黍类,这种黍类变异性较强,经过墨西哥人数千年的培养,成为今天拥有数百个品种的玉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进化的角度看,墨西哥人将野生黍类培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不同于野生黍类的玉米物种一般要经3个基本环节,它们分别是 。
(2)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空气中CO2的含量有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请你举出两种提高农田中CO2含量的措施: 。
(3)由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选育的“紧凑型掖单13号”玉米(叶片夹角小、叶片挺直上冲)有利于增产,其原因是 。但种植“紧凑型”玉米过密也会导致减产,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 。
(4)如果玉米和大豆间隔种植可以提高作物的总产量,试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 。
(II)人体肌肉的运动是受传出神经支配的。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释放ACh(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肌细胞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某病毒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某种抗体,这种抗体除了能与病毒结合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传导,导致肌无力,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l结构名称是 , 2结构上具有许多突起,其作用是 。
(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是单向的,其原因是 。
(3)在免疫学上,重症肌无力属于 病,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 与ACh受体相似,此时ACh受体就成了 而被攻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