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解:(1)见答表1-3-1所示. 答表l-3-1 需鉴定的有机物 用于鉴定的试剂 反应产生的颜色 砖红色 双缩脲试剂 紫蓝色 苏丹Ⅲ染液 (2)二苯胺,蓝色 点拨:考查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淀粉.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原理.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沉淀,淀粉遇碘变蓝,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 蓝色. 1V.高考题预测 高瞻远瞩 占尽先机 考情预测预测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与化合物的比较 预测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高考题中所涉及的任何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命题角度预测:由于本知识点为基础知识.故多以选择题或简单的填空题为主.并且考查的重点是三大有机营养物质元素组成.代谢产物的对比.预测 2:三大营养物质的鉴别 预测根据: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身的健康及营养物质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食品中营养物质的辨别离不开各营养物质的特异性颜色反应. . 命题角度预测:本知识点的考查通常以实验设计和实验说明题为主.多涉及对食品中营养的鉴别. 考点预测题 A卷 基础经典预测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是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实验原理】将浸在不同pH淀粉酶溶液中的圆滤纸片放在淀粉琼脂培养基上,圆纸片上的酶会催化它周围的淀粉分解,放置30 min后将碘液倒在培养基上,如果pH合适,圆纸块四周便会出现一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清晰区),表示该处的淀粉已被完全分解为麦芽糖。酶活性越高,被分解的淀粉便越多,而所观察到的清晰区就越大,越清晰。本实验用的淀粉酶从绿豆中提取。 

【实验步骤】

(一)将10颗绿豆浸在水中约2d后,置于研钵中除去种皮,加入2mL蒸馏水将绿豆研磨成匀浆,过滤后获得提取液;

(二)取1块点样瓷板,选取其中6个凹穴分别编号为C1~C6,按下表所列,向相应编号的凹穴中滴加相应溶液(见图1);

编号

所加溶液

状况

C1

蒸馏水

C2

稀盐酸

无酶的酸性介质

C3

稀碳酸钠溶液

无酶的碱性介质

C4

淀粉酶提取液

酶处于中性介质

C5

酶提取液十稀盐酸

酶处于酸性介质

C6

酶处于碱性介质

    

(三)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分别编号为C1~C6,将滤纸浸在相应凹穴的溶液中,用镊子将浸润的小圆片放在淀粉琼脂培养基上,37℃放置30min(见图2);

(四)将碘液倒入培养皿内,旋转约l min后,用自来水缓缓地冲去淀粉琼脂培养基上多余的碘液;

(五)观察培养基表面并度量和比较各清晰区的直径,记录各区的清晰度。 

【实验结果】C1观察不到清晰区;C2 C3观察   ④   ;含纯酶提取液C4和处于酸性介质的酶提取液C5观察到所产生的清晰区的直径小;含处于碱性介质的酶提取液的滤纸片C6观察到清晰区直径最大。

请完成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1)补全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 

(2)补全实验结果:④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 (填编号),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结果,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培养微生物,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制备培养基:见下表。将各种成分放入烧杯内,加200 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匀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当它们融化后,补充水至定容。用0.1 mol/L的NAOH或0.1 mol/L的HCl将pH调至7.0~7.2,分别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待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提供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此配方能够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类型为________。

(2)从培养基的物理性质来看,上述培养基是________培养基,若该种培养基要用于一般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还需要加入________和________。

(3)在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的实验中,有几处强调温度控制,请简要说明控制温度环节及科学道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4)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5)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从用途上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

(6)在使用平板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一般将平板倒置培养,原因是________。

(7)检验员将1 mL某水样稀释1000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稀释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的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已知每个计数室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则上述水样中约有大肠杆菌________个/ml。

(8)上述检验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完成。若在101、102、103倍稀释液中平均菌落数依次为2760、295、26,用0.1 ml稀释液进行涂布,则水样的菌落总数为________个/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浙江卷)30.(14分)为研究某植物对盐的耐受性,进行了不同盐浓度对其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根相对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盐浓度

(mmol·L-1

最大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1

呼吸速率

(μmol CO2·m-2·s-1

根相对电导率

(%)

    0(对照)

31.65

1.44

27.2

100

36.59

1.37

26.9

500

31.75

1.59

33.1

900

14.45

2.63

71.3

注:相对电导率表示处理细胞与正常细胞渗出液体中的电解质含量之比,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

请据表分析回答:

(1)表中最大光合速率所对应的最小光强度称为____________。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____________,原因是CO2被还原成____________的量减少,最大光合速率下降;而且有机物分解增加,____________上升。

(2)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细胞膜受损,电解质外渗,使测定的________升高。同时,根细胞周围盐浓度增高,细胞会因________作用失水,造成植物萎蔫。

(3)高盐浓度条件下,细胞失水导致叶片中的_______增加,使气孔关闭,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                   
(2)由图1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__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Ⅱ、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请回答:
(1)图a和b说明:光       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图c和d说明: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             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图e和f说明:单侧光照射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                     

(2)由图1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__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Ⅱ、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请回答:

(1)图a和b说明:光        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图c和d说明: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              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图e和f说明:单侧光照射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