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破题:仔细分析题意.弄清命题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对燕麦胚芽鞘作如下处理: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⑥切去胚芽鞘的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并置于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上述装置均用向右的单侧光照射。

请仔细分析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1)①⑥⑦的生长状况是(填“直立生长”、“弯向光源生长”、“不生长、不弯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弯向光源生长的有②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生长、不弯曲的有③、⑤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试验说明,胚芽鞘具有向光性,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填“尖端”、“尖端下面一段”)_______________,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胚芽鞘(填“尖端”、“尖端下面一段”)________________。

Ⅱ.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有关的问题:

(1)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生长___________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___________。

(2)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I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________(填“促进”、“抑制”)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__________(A点、B点、C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对燕麦胚芽鞘作如下处理: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⑥切去胚芽鞘的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并置于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上述装置均用向右的单侧光照射。

请仔细分析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1)①⑥⑦的生长状况是(填“直立生长”、“弯向光源生长”、“不生长、不弯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弯向光源生长的有②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生长、不弯曲的有③、⑤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试验说明,胚芽鞘具有向光性,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填“尖端”、“尖端下面一段”)_______________,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胚芽鞘(填“尖端”、“尖端下面一段”)________________。
Ⅱ.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有关的问题:
(1)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生长___________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___________。
(2)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I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________(填“促进”、“抑制”)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__________(A点、B点、C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学的发现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的。青霉素的发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1)仔细阅读下列句子,按青霉素发现的过程进行排序(只写编号)________。

①弗莱明用一小滴青霉菌所产生的代谢物质滴在正在生长的葡萄球菌上,几小时后葡萄球菌奇迹般地消失了。

②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菌落周围葡萄球菌不能生长。

③弗莱明将他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在《实验病理学》杂志上。

④他将青霉菌的代谢物质稀释1000倍进行实验仍然有效,并试着用青霉菌的代谢物质治疗局部多种细菌感染的伤口也获得成功。

⑤他把这种代谢物质命名为青霉素。

⑥或许是青霉菌的生长抢夺了葡萄球菌的营养,或许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代谢物质杀死葡萄球菌或抑制了其生长。

(2)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与弗莱明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有关。他采用青霉菌所产生的代谢物质进行实验,主要想验证的假设是

[  ]

A.青霉菌的生长抢夺了葡萄球菌的营养

B.青霉菌产生的某种代谢物质杀死了葡萄球菌或抑制其生长

C.青霉菌的生长以葡萄球菌为营养

D.青霉菌产生的某种代谢物质刺激了葡萄球菌的生长

(3)仔细分析(1)题的句子,归纳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中得到的三个实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可以得知科学研究大致分为五个步骤。请在下面的每个小方框中各填入科学研究的某个步骤,并用箭头(→)把方框连接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有一位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10g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光合作用中的吸收量和呼吸作用中的释放量,图A曲线表示:分别在15℃和30℃条件下,测定叶绿体在不同光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每小时的吸收量;图B曲线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线粒体呼吸作用每小时的释放量.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度为30℃,光照为8000勒克斯的条件下,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为________μg/h/10g;在温度为15℃,光照为8000勒克斯时,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为________μg/h/10g.在光照强度相同,温度不同的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是因为受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的限制.

(2)离体线粒体在温度为15℃和30℃时的呼吸作用强度分别为________μg/h/10g和________μg/h/10g.

(3)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在叶肉细胞内的生理活性基本一致,在30℃条件下的叶肉细胞内既不吸收也不释放的光照强度为________勒克斯,此时光合作用正好补偿呼吸作用的消耗,呼吸作用所释放出的正好用于________.

(4)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在叶肉细胞内的生理活性基本一致,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8000勒克斯时,光照10h,然后转入无光条件下,温度也为30℃时,10克叶肉组织一昼夜能积累葡萄糖________μg.如果黑暗条件下的温度平均为15℃,则10克叶肉组织积累葡萄糖________μg.

(5)根据第(4)小题计算的结果,解释种在新疆吐鲁番的哈密瓜比种在江苏的品质要好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学的发现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的。青霉素的发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1)仔细阅读下列句子,按青霉素发现的过程进行排序______(只写编号)。

①弗莱明用一小滴青霉菌所产生的代谢物质,滴在正在生长的葡萄球菌上,几小时后葡萄球菌奇迹般地消失了。②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菌落周围葡萄球菌不能生长。③或许是青霉菌的生长抢夺了葡萄球菌的营养,或许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代谢物质杀死或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④他将青霉菌的代谢物质稀释1000倍进行实验仍然有效;并试着用青霉菌的代谢物质治疗局部多种细菌感染的伤口也获得成功。⑤他把这种代谢物质命名为青霉素。

(2)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与弗莱明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有关。他采用青霉菌所产生的代谢物质进行实验,主要想验证的假设是(  )

A.青霉菌的生长抢夺了葡萄球菌的营养

B.青霉菌产生的某种代谢物质杀死或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

C.青霉菌的生长以葡萄球菌为营养

D.青霉菌产生的某种代谢物质刺激了葡萄球菌的生长

(3)仔细分析(1)题的句子,归纳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中得到的三个实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可以得出科学研究大致分为五个步骤。请在右图每个小方框中各填入科学研究的某个步骤,并用箭头(→)把方框连接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