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11分)请回答: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__________,繁殖种苗的速度__________。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__________。
(2)把试管苗转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__________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__________,而与__________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__________(脱落酸、2,4D)。
(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______(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______(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 11分)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TRH是 ,
②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 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
③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 ,这种调节属于 调节。
④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 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含量升高;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 ,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 。
5.(11分)请回答: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__________,繁殖种苗的速度__________。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__________。
(2)把试管苗转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__________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__________,而与__________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__________(脱落酸、2,4D)。
(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______(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______(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11分,每小空1分)
(1)图中TRH是______,TSH是 ,A是 ,B是 。
(2)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_,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
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___ ___。
(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_____,这种调节属于______调节。
(4)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此外,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______,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___。
(5)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____ __。
(09合肥市质检)(11分)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
┌────┬───────────┬───────────┐
│时间/天│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
│ 1 │ 81 │ 79 │
├────┼───────────┼───────────┤
│ 2 │ 62 │ 78 │
├────┼───────────┼───────────┤
│ 3 │ 20 │ 77 │
├────┼───────────┼───────────┤
│ 4 │ 0 │ 74 │
├────┼───────────┼───────────┤
│ 5 │ 0 │ 67 │
├────┼───────────┼───────────┤
│ 6 │ 0 │ 65 │
└────┴───────────┴───────────┘
(1)此实验可用以说明细胞核的什么功能?_________;简要描述细胞核发挥该功能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__。
(2)有核部分在30天内仍有21%一35%的细胞死亡率,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一天后的结果,是否能说明在第一天中无核部分的生活力比有核的生活力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核的作用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你能针对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样设置的两组实验,其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